浅谈新经济时代我国特大城市发展与空间组织(2)
2013-05-11 01:01
导读:最近大量的 地理 和区域科学文献表明服务业在大都市区经济重建的重要作用。服务业已经成为许多大都市区巩固新工业空间综合体以及带动收入和总就业
最近大量的
地理和区域科学文献表明服务业在大都市区经济重建的重要作用。服务业已经成为许多大都市区巩固新工业空间综合体以及带动收入和总就业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中生产服务业的扩展成为发达国家城市最近增长的主要特征。生产服务业“包括金融、法律、管理、创新、开发、设计、行政、个人服务、生产技术、保存、交通、通讯、批发、广告、信息服务、保密和储藏等。生产服务业的中心内容是商务和消费市场的结合。它们由保险、银行、金融服务、房地产、法律服务、会计和专业协会组成。在最近l0年,生产服务业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增长最快的部门。
伴随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城市的商务和金融服务的就业专门化的水平迅速增长。例如。纽约90%以上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公司和85%的商务服务业务量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最近,全世界的主要城市都出现了金融和某些生产服务业向闹市区的高度集中趋势,原有的中央商务区正在演化为国际交易中心。从多伦多、悉尼到法兰克福、苏黎士都可以看到专门金融区的增长。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多极城市体系中,纽约也表现了金融和商务服务的集中趋势。
广州近年生产性服务业获得了很大发展。2000年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9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2.8%,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在广州的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一定地位。其中保险业的经济地位最为显著,与信息、技术应用联系的信息咨询服务业和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经济地位相对较低。从区位商看,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各行业的区位商都大于l,都属于广州的基本经济部门,都能为地区创造经济收入。对比广州第三产业的区位商(1.49),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区位商都高于第三产业区位商的平均水平,由此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属于广州市第三产业创汇能力较高的行业。但从就业人数的比重,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人数仅占全市总就业的2.77%。可见其发展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
世界及我国特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信息化的必然发展的产物,跨国公司要求中心城市提供集聚经济和有关的创新环境,服务业的专门化和综合化更有利于它自身的发展。同时,城市内部高新产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生产服务业作为创新环境的一部分作为支持。我国的特大城市需要积极促进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3建立有效的知识通道——我国特大城市地域组织的重要原则
3.1新经济产业的区位选择
新经济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创造、利用和积蓄高质量的知识,所以新经济产业布局必须考虑知识源及易达程度,一般认为有如下几种知识源: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的研究开发机构、工业综合体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网络等等,这些知识源成为新经济产业区位的决定因素。知识的创新是新经济发展的关键,而知识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作为后盾,而这种投入的效益难以预测,因此,风险资本的可获得性就成为新经济产业区位的必要因素。
由于在新经济产业中,知识不但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还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知识的创新和创新的知识是新经济产业布局最重要条件,但知识的创新和加工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社会文化环境成为新经济区位的重要因素。
新经济产业发展中,信息网和运网如传统经济的基础设施,同样作为新经济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必需的。在新经济中,劳动力因素影响产业布局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质量上,因为知识的收集、加工、创新、存储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因此,新经济产业。尤其是以生产知识为产品的产业,其区位一般选择在具有高质量劳动力密集的地区,区位弹性较小。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2硅谷新经济产业的地域组织原则
硅谷(SiliconValley)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硅谷位于加州旧金山(SanFrancisco)与圣琼斯(SanJose)两个城市之间的狭长地带,从1951年斯坦福大学为增加学校财政收入创立斯坦福科技园区并批租第一块土地开始。到现在整个硅谷已聚集有约7000家科技公司,全球100大科技公司中,硅谷就占有20家。而加州一年的出口总量硅谷占四成左右。从1992年到现在硅谷的就业人口数共增加了20万个工作机会,全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就业人口数约有10%是聚集在硅谷。硅谷的
成功并非偶然,探究其
成功的因素,可以归纳出下列几点:
(1)高等学府的支持。临近此区的斯坦福大学与加州伯克利大学以其优秀的学术研究团队与研发成果大大的支撑整个区域的科技产业发展。其中尤以斯坦福大学于硅谷形成初期,在
辅导学术研究成果转为商业用途与提供土地出租给大批民间科技公司继而形成簇群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环境,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2)科技领导人的远见。1920年代斯坦福大学为了提升学校的学术声望,特从MIT延揽知名的电子工程教授特曼(FredTerman)到校任教,由于他不断的鼓励
学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用途,再加上学校的支持,终于孕育出许多有名的大型科技公司,特曼教授也因此被尊称为硅谷之父。
(3)大批科技新人勇于
创业的冲劲。硅谷成立以来,到处充满着机会与梦想,这种环境自然吸引了大批年轻且优秀的科技人员进驻,由于他们的勇于创新与勤奋的工作的精神,造就了不少硅谷的传奇。
(4)大量风险资金的涌入。美国健全的证券市场是高科技产业筹措资金的重要场所,通过股票的上市,有远景与
成长性的公司,就有可能获得各类型基金经理人及投资银行的青睐,轻易的获取资金,藉以扩充产能,增强竞争力。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硅谷的成功,为美国及其它国家城市,带来很大的刺激与启示,纷纷起而效法,希望藉由硅谷的经验为自己的国家或城市带来经济的成长。现其考虑的因素不外乎下列数点引:
(1)地价便宜。高科技产业一般多是属于高风险的事业,初期的投资大多放在人力资源与设备上,因而地价是否便宜是其设置的主要考量。很幸运的是,许多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均以极为优越的地价(地租)条件来吸引高科技产业。
(2)大城市的高地价虽然不适合高科技产业设厂,但邻近大城市的好处在于公司与员工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的金融、教育、文化、购物、娱乐等各项小城市所不能提供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