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3)
2013-05-20 01:04
导读:2.制定出台都市型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 目的是鼓励、扶持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扶持都市型
2.制定出台都市型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
目的是鼓励、扶持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扶持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关于加快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认定标准》《关于都市型工业小企业认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区(县)发展特色产品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8]。
三、创建南宁市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几点对策
南宁市新城区作为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政治功能突出,第三产业发达,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为1∶14∶85。2001年,分布在该区内的工业企业共有260家,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村及村以下企业130家;从业人员1.5万人,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工业行业有:印刷包装业、电子软件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纸制品业、纺织业和汽车修理业等。这些行业几乎全为都市型工业,这为发展都市型工业网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一)规划都市型工业网的空间布局
根据该区现有的产业条件与未来产业环境,可把现有都市型工业企业比较集聚的,又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街区或地带划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主要辖地,主要是星湖路电子科技一条街和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简称“一街一带”)。同时,可根据经济发展,创建“一街一带”之外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工业楼宇,扩大都市型工业网的范围;还可以吸收散落在城区各地、属于都市工业主导产业的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重要企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成员。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一街一带”为龙头,带动关联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进行城区部分房产改造,兴建都市型工业园区和楼宇
当前,新城区可供整片开发的土地已经没有,不可能利用整片土地去开辟大的工业园,难以按建立大工业园来发展工业的一般模式来构筑工业的发展基地、发展平台,只能根据产业集聚的要求,对现有部分城区房产进行改造,兴建微型都市工业园区和都市工业楼宇。最近,该区与南宁市双龙实业有限公司在长gāng@①路共同创办了南宁市印刷工业园,占地24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它充分利用企业原有土地和厂房,吸引了11家企业入园办厂,新增产值1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置了350名下岗人员就业。
(三)重点抓好“一街一带”的建设
“一街一带”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除了电子科技广场和南宁市印刷工业园等园区和楼宇的发展较为合理之外,电子科技一条街上的企业多为沿街“小店铺”,而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带上的企业亦多为经营不善,困难重重。要发挥“一街一带”在发展都市型工业网中的龙头作用,首先要增强其自身的实力。
星湖路电子科技一条街,以多层楼房居多,可改造的空间大。要根据电子软件业的产业优势,利用沿街土地房产,引进资金,进行合作开发,逐步对旧城进行改造,新建工业楼宇,不断提升电子软件业的产业规模与档次,扩大现有产业效应。
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其企业众多,除了印刷包装企业,还有水泥制品、机械制造、电子元件、商业服务等各类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经营亏损,生产萎缩,房产闲置,资源浪费。要以印刷工业园的创建为契机,扩大其辐射效应,推动该带的旧城旧厂房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各类都市型工业,重点以印刷包装工业为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发展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受现有
地理条件、市政设施的制约较大。一是该路是一条通往城外的交通干线,而路面较窄,过往车辆多;二是同市区的道路连接单一,交通相对欠缺;三是有一条主干铁路同该路在同一水平面上成“十字”相交,经常造成交通堵塞。这些均对该路段上的工商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必须改善“供给基础”,对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南宁市为此筹集1亿多元资金,将于年内动工兴建铁路立交桥。还将拓宽道路,兴建长gāng@①路同东葛路相连接的城市道路。同时,着手解决长gāng@①路一带的内涝问题,2002年引进世行贷款300多万元,建设排涝工程。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将推动长gāng@①路一带都市型工业的更大发展。
(四)推进产业创新,做大做强城区都市型工业产业网
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的企业规模和产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纵使该城区的主导行业电子软件、医药制造是高科技产业,但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少,开发新产品不多,在广西、全国能打响品牌的也仅“百年乐”等个别产品而已,因此,必须加强产业创新。
1.推进产业结构创新,择优培育城区都市型工业的主导产业
产业不断升级是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新城区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对都市型工业产品需求的变动态势,合理地确定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适时进行都市型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有效的产业升级工作。根据该区当前的产业优势和市场走势,未来一个时期,该区可把电子软件业、印刷包装业和医药制造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来培育,使之发展成为该区都市型工业的产业支柱。
2.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都市型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产业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城区都市型工业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新城区企业要根据现有都市型工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注重新技术的采用、新设备的购置,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投资,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值得关注的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重视技术联动效应。例如,印刷业作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技术升级,应从出版设计业→印刷制造业→包装装潢业→印刷包装辅助工业→ 印刷教育业连结成的产业链整体上,推动高新技术如计算机硬软件、互联网技术等的实用性发展,增进关联行业部门的技术合作,形成以新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进而促进产业联动与技术联动相辅相成,从整体上提高都市型工业产业技术水平。
3.推进产品创新,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拳头产品
城区都市型工业要做大做强,必须用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去占领市场,适应并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这是把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做强做大的物质基础。创建都市型工业网,必须重视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根据南宁市高校、科研院所众多,而城区人才不足、创新能力有限的客观实际,新城区推进产品创新,可采取地缘智力共享的办法。基本做法是: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结盟,发展共存共生的合作关系,把一些新产品研发交给科研院所或高校,而企业则负责中间试验、渠道建设、市场推广、品牌培植等工作。这样,企业就可以避其人才、研发投入不足之短处,而科研院所、高校则可避其市场开拓经验不足之局限,并充分发挥各自具有互补性的优势,形成合力,达成分化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的目的。这是一种产业联盟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