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4)
2013-05-20 01:04
导读:商业模式 。 4.推进产业组织创新,为做大做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提供制度基础 产业组织创新是改良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商业模式。
4.推进产业组织创新,为做大做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提供制度基础
产业组织创新是改良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培植都市型工业网过程中,可创造条件,引导一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不断扩大,获取规模效益。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探索一种非竞争公司间的战略联盟形式,即在投资者、战略合作伙伴、高层主管与创业者骨干之间建立一种互惠共荣的合作网络,充分挖掘利用企业外部、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风险投资、人才资源、商业资源、技术资源等,把企业做大做强。美国风险投资家称之为Keiretsu模式[9]。
要推进产业创新,人才是关键。应当把人才的培养、挖掘和引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五)融入经济全球化,推动都市型工业外向化
当今网络时代,已进入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
历史时期。并且,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同东盟将在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这对于地处中国、东盟两大板块结合部的广西和沿海开放城市南宁市来说,创建城区都市工业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必须放到对国际、国内开放的大背景中来运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速外向化进程,才可能在当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健康、快速、可持续地成长和发展。
1.适应WTO规则,推进城区政府管理创新
城区都市型工业外向化,要面对对外开放
如何同 WTO规则相适应的问题。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职能同WTO规则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就城区政府而言,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可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当前城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新型政府-企业关系,实施企业关系管理[10]。过去,政府同企业(包括外商企业)之间是一种纯粹的、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既不利于招商引资,也不利于外资企业的良性发展,往往会直接损害外商的利益。城区政府应树立振兴经济的新理念——企业关系管理,建立以企业关系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服务体系,充分考虑、遵重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实现为企业、外商服务的成本最低化。二是创建信用政府新形象。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政府信用对对外开放干系极大。美国认证协会主席米洛·葛若指出:“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印象,首先是企业产品的质量,其次是政府的信用,再次是一个良好的法律的保障,综合起来的信用是我们作出判断的眼睛。”[11]可见,外国人看中国,不仅对企业要求信用,还对政府要求信用。城区政府对此应当有所为,树立良好的信用政府新形象。这两方面对于城区都市型工业招商引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十分重要的。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环境中,区域贸易环境和条件引导国际投资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城区都市型工业要吸引国外投资、人才和技术,必须具备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外部条件,城区综合竞争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除了一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要转变城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三要推进都市型工业产业创新等之外,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拓展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第三产业的总体素质水平,大力发展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联的高层次服务;二是推进城区信息化建设,新城区在初步完成城区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的基础上,正在抓紧实施电子政务、教育信息网、社区信息化建设、星湖路信息产业园、电子商务示范等五大信息工程;三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系统,新城区要在“绿城”建设当中,在2002年完成桃源路扩建工程等一系列城市基础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加大都市工业和其他产业的污染整治力度,提高城区生态质量水平。
3.大力开发面向东盟的各种都市型工业产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在这方面,新城区的医药制造业具有较好的产业技术基础。该区拥有医学科技资源优势,有广西医科
大学及众多大医院位于该区内;还有一批具有规模的制药企业,如百年乐制药厂、广西医科
大学制药厂等。可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加大研发力度,拓展国内、国外市场,扩大对东盟医药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为了鼓励、扶持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制订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工商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就业政策等。同时,还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都市型工业发展指导小组。
【参考文献】
[1][3][5][8]夏雨.都市型工业导向基地建设——上海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23、241、1、191-207。
[2]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R&D拥抱中国:跨国公司在华R&D的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77。
[4][6]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
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经济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评审稿)[Z].2002.55、90。
[7]郭鸿懋等.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62。
[9]李钟文.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2。
[10]汪夏明,唐拥军.城区政府振兴经济新理念:企业关系管理[J].管理世界,2002,(8)。
[11]李新庚.中国信用制度建设干部
培训读本[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69。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土右加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