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私有化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之一。我们的改革决不是用资本主义来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决不是用私有化来取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且处于一种基本相适应、局部不适应的状态。我们的改革就是对局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变革,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我们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然不是要搞私有化,而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为公有制发展提供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和苏东剧变后俄罗斯等国家的私有化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它们首先铲除公有制这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基础,打破国家对不动产与生产设备所有权的垄断,形成多元化经济格局;其次培育与形成一个有产阶层,在、经济和意识形态诸方面大搞私有化,使之成为新社会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保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下,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成长壮大。在促进竞争,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与经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据,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占GDP比重,由1989年的3.86%上升到2006年的20.2%;个体私营经济在中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4.43%上升到2006年的13.47%。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私有化不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搞公有制,就不能搞市场经济。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私有化。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是对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并且,我国的实践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说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是适应我国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肯定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最显著的成就是伴随着经济的连续增长,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24.95万亿元,增长68倍,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发展到5%以上,由世界第11位跃升到第4位;我国的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52万亿美元,增长9101倍,由世界第40位跃升到第1位;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这对中国在国际社会所能起到的影响增加了重量级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