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构建广西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的(2)

2013-08-30 01:02
导读:三、构建广西地方高校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不明确 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目的的不同,主要有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

  
  三、构建广西地方高校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不明确
  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目的的不同,主要有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总结性评价通常在每年度或每学期进行,评价的结果通常用来作为聘任、晋级、加薪、奖励等人事决策的参考依据。形成性评价具有发展的功能,其目的是通过反馈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目前,广西地方高校的者往往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混为一谈。不能针对不同的目的,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结果常常是总结性评价不能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价值;而形成性评价也远远没有实现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广西地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指标体系存在不健全、不系统等问题。现行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全方位,考核指标经过全体讨论并公示的学校所占比例很低。教师绩效指标虽然大都包括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内容,但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参与社会服务、奉献精神和自身发展等方面考虑较少。
  
  (三)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科学的评价导向机制
  政府是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科学的评价导向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府有效配置资源,有利于引导地方高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服务广西新发展活动。在政府管理方面,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明确政府定位,以效率为核心,实行科学的评价导向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执政水平的提高,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代表了世界政府管理的先进水平,也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的必要选择。因此,我们

认为广西地方政府要将广西高校服务广西新发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应建立服务社会科学的评价导向机制。 大学排名
  首先,科学的导向评价机制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评价,一是在层面上,要紧扣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治国方略进行评价,支持国家战略的实现。二是在政策层面上,紧扣地方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和改革目标的思路、政策、保障措施是否到位,与、目标要求是否相一致等进行评价。三是在工作层面上,要紧扣地方高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进行评价,以地方高校重点工作目标为指标重点。
  其次,评价体系要能体现多样化标准,以指导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地服务社会。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的学校服务社会的形式不一样,服务内容具有多样性;社会不同实体对高校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不一样。所以,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才能突出指标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最后,对地方高校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体现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认同度,如学校的知名度、行业的认同度、公众的认同度、报考的第一志愿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人职匹配率等;要反映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如为地方的发展,为企业做大做强培养大批技术强、质量高的应用型人才,指导研发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技产品,构建和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模式等,建立高校服务地方专项奖励基金,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使参与广西新发展活动的地方高校和企业乐于创新,为社会创造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地方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服务社会绩效评价体系
  1.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广西地方高校管理者在制定高校教师绩效指标体系时,首先要依据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实证研究、全员调查等方法,围绕高校的基本职能,设计绩效指标的权重,确定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还是要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帮助教师提高工作表现,而总结性评价则用来为学校管理者作决策参考。要达到高校服务社会绩效评价的目的,需要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而且这种结合应是在总结性评价基础上进行过程评价。确定评价指标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只有目的明确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健全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教师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要将学科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与地方社会经济和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专业建设,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造,为社会培养紧缺、急需人才;努力构建适应广西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努力培养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二是科学研究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加强与企业、区域的联系和对接,突出科学研究的应用性。不能过分强调发表论文,而应该用项目参与指标考核,突出项目,尤其是解决企业问题的横向项目;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增加企业联合申报项目等。三是服务社会方面。地方高校应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开创产学研合作新局面。很多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签订科技项目合作协议,采取联合办学、联合开展科研、向企业转让技术等多种形式,积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地方高校应采用教学、科研与服务权重相当的导向型绩效评价系统,以支持学校平衡型发展。同时,在学校内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分科,也要采取不同的权重设置;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也要考虑采取不同的权重,对他们进行绩效评价。
  3.过绩效评价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广西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是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评价必须与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计划、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及奖励惩处等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循环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地方高校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制订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管理办法,使评价结果应用制度化;另一方面,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要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绩效评价好的得到奖励,绩效评价差的得到相应限制和处罚,并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内部通报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配套、操作简易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的价值,促进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整体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和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试论有关小康社会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