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影响北京市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样本数据直观的确定了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函数模型,并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结合消费函数的经济理论,通过对模型经济意义、统计意义、计量经济学意义上的检验,对模型反复修正与改进,最终确定影响北京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并提出我们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 可支配收入 异方差性 多重共线性 自相关性
一、前言:
1、引言
经济社会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情况、家庭财产状况、商品价格水平,消费者偏好等等。在我国,居民消费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形成的,所以,国内生产总值是居民消费的一个影响因素。而且,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收入的状况,居民储蓄的增加也直接影响到消费支出。还包括许多的非收入因素,比如:计算机普及率、城市地区收入分配差异、农村地区收入分配差异、社会保障、劳动力流动水平及城市化率等等,都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利息;第二,价格;第三,收入。这三种影响消费的因素在我国也都会对消费发生作用,例如,利息的降低会引发消费的增加。但是,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似乎价格与利息对消费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有相反的作用。例如,1998年至今的几次降息,并为完全引发消费的较大增加。又例如,我国价格已连续21个月下降,但并未引发消费的较大增加,而且大有价格越降而消费增长越慢的趋势。联想到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价格越涨而消费越增加的情况,似乎完全可以得出消费与价格成反向发展的结论,并不是价格降低而消费增加。因此,在启动需求中,应该看到价格与利息在我国对消费发生作用的特殊性。不能一味靠降息与降价来启动消费。使经济降息与降价使经济更“冷”,缺乏人气,会加重消费不足的压力。
根据以上数据,分别作Y与P、I、S的散点图,如下所示:
由图我们可以看出,Y与3个解释变量之间基本上满足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假设消费函数的理论模型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其中, Y——居民消费
——待定参数
I——可支配收入
S——储蓄
——随机扰动项
由下图可以看出,模型的设定总体上还不错:
三、参数估计
我们采用Eview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OLS估计,输出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4/03 Time: 22:00
Sample: 1978 19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P 0.053961 0.031284 1.724898 0.1038
I 0.857975 0.091914 9.334537 0.0000
S -0.051041 0.015858 -3.218567 0.0054
C -6.327506 33.77950 -0.187318 0.8538
R-squared 0.999433 Mean dependent var 1982.795
Adjusted R-squared 0.999327 S.D. dependent var 1893.425
S.E. of regression 49.1226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80337
Sum squared resid 38608.59 Schwarz criterion 11.00252
Log likelihood -104.0337 F-statistic 9404.124
Durbin-Watson stat 2.375911 Prob(F-statistic) 0.000000
D Equation.3 关系,因此我们假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