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6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态度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中,赞成“家庭养老”的比例最高,达到61.6%;赞成“自我养老”的次之,有24.5%。当农村老年人有劳动能力时,大多数(73.2%)会选择自我养老,丧失劳动能力后,则多数(80_4%)选择家庭养老。他们大都认为养老院是无儿无女没有办法了才会去住的地方,商业没有钱买而且也不可靠,而养老保险很多地方并没有开展。在调查对象中,93-4%的老年人听说过“家庭养老”方式,但仅有31.8%的老年人听说过“社会养老保险”,这反映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覆盖面太窄,多数老人甚至不知道这种养老方式。另外,78.3%的村里没有老年互助组织,社会化养老在我国农村目前还未能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最可靠的还是由儿女来赡养自己,这从41.1%的农村老年人赞成“多子多福”的说法上可以看出来。可见,一方面家庭养老具有其他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优势,成为农村老年人的首选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这也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极不充分情况之下的唯一选择。
3结论与建议
尽管基于“崇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家庭养老的弱化。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家庭养老规范缺乏,养老质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意愿,普遍水平较低。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养老对农村老年人的保障作用,需要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倡导敬老养老的风尚,从思想上强化家庭养老观念;另一方面,细化或制度规范,对家庭养老的责任与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另外,还可以将家庭养老质量的高低与子女可获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如遗产继承的优先权、干部升迁考核的标准等,鼓励积极的家庭养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