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毕业论(2)

2014-06-23 01:12
导读:就业率达到100%一般是不可能的,但就业率达到95%是较佳的就业点(即趋近A点)。要实现较高的就业率,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发展和各项事业,创造更多

    就业率达到100%一般是不可能的,但就业率达到95%是较佳的就业点(即趋近A点)。要实现较高的就业率,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发展和各项事业,创造更多的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一定要使培养的规模、结构及毕业生层次、专业设置等都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2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状况的研究(问题)

  2. 1从历年的一次性就业率看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

    近年来总体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比例还是较高的,从各地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了解到,90%以上的用人单位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有招聘毕业生的意愿。企业的人才来源主要是到各高校招聘毕业生,所以毕业生社会需求意愿仍好。

    从我省近六年来本专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看(见表1),毕业生就业率存在波动性,总体上反映了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意愿仍强,但就业率未达到理想状态的A点。

    有关分析认为[}z}:从世界高等发达的实践经验来看,毛入学率至少要达到2500-3000,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目前我国的毛入学率仅为17%。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产生不是总量上的矛盾,而是结构上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已经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仍然是原计划经济时的那一套做法,致使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规划性和市场性,部分院校学科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2. 2用人单位对人才供求状况的主观分析

    不同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对人才供求的主观判断差异较大。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通过发现:6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供大于求,23%用人单位认为供求基本平衡,12%的用人单位认为供不应求。由此提示,应该高度重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一定要使毕业生就业有适度的“求大于供”(即x>1)才能保证毕业生就业率趋向理想状态A点。

  2.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看重点”调查

    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专业人才不再像“皇帝女儿不愁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自然会提高。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三个素质:第一是综合素质,占的比例是s}. s%,第二是实际运用能力素质,占78,4%,第三是专业知识水平,占53. 5%0用人单位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社会关系、学习成绩。

    高校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严重阻碍教育质量提高,造成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这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4J。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某些专业所用的教科书和讲义还是多年前的,专业知识陈旧,技术落后;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还是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动手能力弱,实际工作能力差,很难受用人单位欢迎。

上一篇:论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毕业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