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毕业论

2014-06-23 01:1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毕业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就业率  需供比

    关键词:就业率  需供比  需求    适销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规模的不断扩大,从精英化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生普遍出现就业难问题。毕业生所学专业离市场需求越远,就业率越低。文章通过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规模的不断扩大,从精英化教育转人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普遍下降,就业问题越来越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院校也不例外。

    毕业生就业率是判定一所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对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是否合理的。毕业生所学专业离市场需求越远,就业率越低;毕业生综合素质越低,就业率越低。所以有必要通过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而提出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i毕业生“就业率一需供比”曲线的分析(理论)

    “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本年度已找到单位的毕业生人数与全部毕业生人数之比。笔者拟以学供求理论为分析依据,分析毕业生就业的状态曲线,寻找毕业生就业率的合理状态点。

    “需供比”指的是就业岗位数(简称为需求方)与毕业生人数(简称为供给方)的比率。一般来说,就业率是随着需供比而变化的。通常情况它们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随着需供比的增大,就业率也随之提高。但在就业率达到loo%以后,不再随需供比增大而变化。以就业率为Y轴,需供比为x轴,对这种变化关系可作出“就业率一需供比”曲线图,见图to

在图中由不同的“需供比”得到()A、()B、()c、OE、OAZ等线,其中A点(x一1,Y—1)、t3点(x>1。y=Z>,F点(x>1, y<1)等为我们分析的关键点。

    当“需供比”为1,就业率为100%时,即出现图中的A点。A点表示毕业生没有一个因不能就业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用人单位也都找到了自己所需人才,因此,A点是理想状态的毕业生就业点。OA线上,当x<1时,y=xo OA线表明:当岗位数少于毕业生数时,一般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随着岗位的增多而提高。

    当需供比大于1,就业率等于100%时,由不同的需供比得到水平线AZ(AZ线为x)l, y= 1的直线),AZ线表明:当x>1即社会岗位多于毕业生数时,Y恒为1,即就业率保持10000,不会随岗位数增多而提高。我们把曲线OAZ称之为理想状态的毕业生就业线。

    现实中,毕业生就业曲线是要偏离OAZ曲线的。假如偏向Y轴(如OE线)任取一点,如取E点(x=0.3,y=1),其含义“需供比”=0. 3(岗位数有3G,毕业生有10G),此时即使全部岗位均录用了毕业生,其就业率也只有3G/lOG=300o,但是E点代表的就业率则是10000,因此这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曲线的偏离趋势只能是偏向x轴,如OC曲线。OC线表示:在岗位数少于毕业生数(x<1)时,又加上就业数小于岗位数时,就业率是无法达到100%的;但在在岗位数多于毕业生((x>1)时,通过各方的主观努力是有望使就业率达到100%的。这是由于社会提供的岗位不适合毕业生等多种原因,出现了所谓的“失业与空位共存”的现象。

    如何认识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大于供给((x>1),就业率都达不到100%(y<1)的现象(如F点的x=1, 25,y=85%)呢?这是就业中典型的“失业与空位共存”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社会需求岗位的要求与毕业生的就业要求错位,说明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向存在问题。

上一篇:论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毕业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