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日本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性研究毕业论

2015-09-05 01:1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日本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性研究毕业论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二战后,日本、亚洲NIES和ASEAN等诸国和地区,由于政府对经济实
二战后,日本、亚洲NIES和ASEAN等诸国和地区,由于政府对经济实行有效的干预政策,使这些国家或地区在战后很长时期内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在研究政府干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时,Ramsey(1928)、Cass(1965)扩展了新古典派经济增长的理论,对完全自由竞争和政府全面干预下实现福利最大化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另外,Romer(1986)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政府干预”是作为经济增长率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的。不言而喻,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事实及东亚NIES、ASEAN增长的实际,都充分地证明了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在生产中,把生产要素划分为可进行储蓄的资本与不能储蓄的劳动两大部分。这样,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中,把劳动供给作为一种外生变量的约束条件,而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则无视这种约束条件的存在,认为再生产的可能要素资本比劳动更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效,其结论是:在资本密集的经济体中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进而认为,资本密集经济体比资本经常匮乏的经济体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经济差距的一个原因。但是,在现实经济增长中确实存在差距大小的问题,而Romer模型中只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来描述经济增长存在的差距问题是不充分的。为了弥补Romer模型中的缺陷,我们在研究中引入“有限资源”的要素概念,这样,在受一定经济条件约束的经济主体中,资本积累和资源利用同等重要。
  一、战后日本:资源贫乏的现实
  资源(Resource)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却没有统一的定义。经济学博士李昌宇认为:“资源是可用于生产物质财富的,由于其稀缺并可选择,有必要而且也可能合理配置的物质及其功能。”这是从资源所具有的生产性、稀缺性和选择性等三个基本属性来定义资源概念的。从日本战后产业间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资源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和资金四大部分。资本资源是指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各种物质资源的总和,如土地、河流、山脉、滩涂、矿藏、厂房、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劳动资源是指运用于生产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亦可称为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其中包括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工艺技能、生产的工艺过程、信息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等;资金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
  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中首先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限资源制约。因此,摆脱资源制约或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去则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资源配置实际上是有两种存在方式:在分散的市场经济决策中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的,而集权的计划经济是通过强制性的计划手段进行配置的。日本在战后初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资源配置具有明显的倾斜配置特点。战后初期的资源倾斜配置是恢复经济的需要,因为战争对原有资源(资产)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自不待言,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产业活动是资源转化为产品和劳务的转换器。资源的属性和产业的功能已经表明了二者的基本关系:产业的正常运行取决于资源供给是否充足;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广度取决于产业的发展程序。只有资源优势而没有产业优势,则不能形成经济优势。相反,只有产业优势而没有资源优势,经济优势也是不能形成的。资源和产业这种耦合关系,体现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之中。战后日本要想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就必须获得发展经济的各种资源。然而,资源短缺问题,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极为棘手的一个现实问题。
  1.日本战后资本资源相当匮乏。在资本资源中,自然资源匮乏的程度较为突出。尤其是,自然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更为缺乏。日本国土在狭长的列岛中拥有大量的火山,火山中仅存在着大量的硫磺、石灰石和沙石等等资源。除此之外,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几种重要矿藏资源都很缺乏。例如,煤在工业发展初期是极为重要的原料,据勘测,日本煤的储藏量不少,由于其存在的不利条件,开采成本极高,竞争不过进口煤炭。所以,日本战后有2/3以上的煤需要进口。另外,5/6的铜、2/3的铅和锌需要进口。现在,几乎所有的重要矿物资源(锡、水银、磷、锂、钾、石墨、镁等),包括铁矿石在内全部都要进口。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极其缺乏。这样,日本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就更大。然而,战后的国际、国内经济条件,使日本在获得一定矿产资源时要付出的代价更大。虽然水力资源丰富,但是已经开发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水力资源开发因国土狭小,在经济上不一定是合算的。
上一篇: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关系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