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毕业论文(3)

2015-11-29 01:10
导读:2.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 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是中国三次产业中竞争力最强的产业。(注:金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

    2.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
  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是中国三次产业中竞争力最强的产业。(注:金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按照有关协议,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同时,我国工业产品也将进一步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因此,加入WTO后,我国工业既存在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一般认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将获得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良好机遇,而技术密集型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将会在短期内面临一些困难。(注:杨帆:《加入WTO对中国产业发展》,《财经科学》2000年第3期。)按照比较静态分析,中国工业品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状况呈现出下列倾向:第一,进出口产品中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少,但它们在工业品出口中所占份额较大;较高比较劣势产业种类也少,并且出口比重也小。第二,中国多数工业行业基本均处于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处于比较优势的行业少于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且处于比较优势行业的出口比重较小,而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出口比重较大。第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品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中国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基本相适应。第四,大多数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或相对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品在中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第五,某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有些产品已成为劣势,而在某些具有比较劣势产业中,有些产品则具有比较优势。第六,中国经济发展中某些工业产品比较优势强化与某些产品比较劣势强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注:潘文卿、张伟:《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统计研究》2001年第12期。)以下是理论界关于“入世”对几大行业影响的研究: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一,“入世”对纺织业的影响。纺织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加入WTO后仍然会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能够保持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面对相对宽松的出口环境,纺织业有可能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注:《经济管理》特约评论员:《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但是,“入世”后竞争加剧,头5年还要受美国的配额所限制,因此该行业依然面对一段竞争激烈的日子。(注:丁元竹:《加入WTO后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经网:http://www.cei.gov.cn)“入世”后我国必须削减纺织品进口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样一来纺织业作为我国相对具有优势的行业将率先撤除保护伞,纳入自由化进程,我国纺织行业中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如化纤、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纺机行业将受到冲击,面临严峻的考验。(注: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8页。)
  第二,“入世”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有6个方面的劣势:一是生产规模狭小。二是劳动生产率低下。三是产品开发能力低。四是技术水平落后。五是市场占有率不高。六是汽车消费环境差。(注:袁木:《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管理现代化》2001年第2期。)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国际知名汽车跨国公司必将大举进入,这意味着依靠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的国内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严重的威胁和冲击。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许可证将会使更多的国外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从而对国产汽车产品造成冲击;开放汽车服务贸易,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畅通;取消鼓励汽车产品国产化的优惠政策,部分国内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将可能被挤垮,造成部分职工失业,而另有不少企业因竞争力不济,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地方财政收入也面临挑战,并且对相关产业会造成冲击。(注:王文彬:《加入WTO,中国汽车业何去何从》,《改革》2002年第2期。)有学者指出,在进口汽车竞争态势下,大部分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必然会被挤垮,转而生产汽车零部件,实现与国内外厂家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注:严瑞珍:《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也有学者认为,“入世”后,价格对国产轿车的冲击是有限的,但是,国产与进口轿车在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方面差距很大,中国汽车市场将会受到价格与品质因素的双重影响。(注:刘光卫:《WTO情势与我国汽车行业政策矛盾之解析》,《经济前沿》2001年第7期。)但“入世”也将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有利影响,会加速汽车产业调整的步伐,进行重组合并,关掉一些产品质量不高的小厂,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促进中国企业与国外汽车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有利于中国企业熟悉现今世界同行的国际规则,学习它们的经营理念和操作,也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缩短我们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入世”后,总体上会造成轿车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扩大汽车消费,也有利于汽车进入家庭。(注:于良军、于建东:《“入世”后行业走势及命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3页。)
上一篇: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