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劳动参与率偏低的原因分析(2)
2016-03-20 01:08
导读:熊永丽:新疆劳动参与率偏低的原因分析除上述各种因素外,造成新疆劳动参与率低下的原因还与其特殊的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熊永丽:新疆劳动参与率偏低的原因分析除上述各种因素外,造成新疆劳动参与率低下的原因还与其特殊的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偏小
与全国水平相比,新疆劳动年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具体数据可参见图2:
由上图可看出,2000年新疆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09%,比全国水平75.60%低7.51个百分点;2004年新疆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71.66%,比2000年上升了3.57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同期水平78.02%低6.46个百分点。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看出,较之全国总体情况,新疆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明显偏小,非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较高,说明老年人口和婴幼儿比例过高,这一人口构成情况降低了新疆的劳动力供给,影响到该地区的劳动参与率水平。 2.新疆的人均抚养系数尤其是幼儿扶养比较高
在计划生育工作上,考虑到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国家制定了少数民族暂缓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造成新疆地区较高的生育率水平,随之而来的便是高的人均抚养系数,尤其是幼儿抚养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情况参见图(3)。2000-2004年,新疆的幼儿扶养比分别为40.06%、38.28%、35.88%、35.40%和30.79%,而全国的幼儿扶养比为32.71%、32.33%、30.17%、28.58%和26.76%,虽然都有所下降,但新疆仍比全国平均高出约6个百分点。
新疆总扶养比尤其是幼儿扶养比明显偏高,再加上该地区
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事业的相对落后,使得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不得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去抚养孩子或老人,从而无法进行社会经济活动,这也是造成新疆劳动参与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由图中曲线变化情况可看出,此种趋势正在减缓,也就是说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抚养系数偏高对新疆劳动参与率所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小。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家庭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偏低
由于新疆地处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再加上自然环境较差,且交通、通讯等都较为不便,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家庭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十分低下,尚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这种情况一方面占用了较多的劳动年龄人口从事家务劳动,减少了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当地加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减少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劳动力就业,减少了社会就业机会。长此以往,二者共同作用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不仅使得新疆劳动参与率偏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4.新疆特有的民族文化及思想观念的影响
新疆是民族自治地方,生活在这里的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12个本土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3%。据调查资料统计,2005年新疆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214.69万人,占总人口的60.42%,遍及全疆各地,主要以农牧业等第一产业为主。由于新疆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小农生产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在相当部分人中还较为浓厚,小富即安,缺乏市场开拓与经营意识,缺乏竞争动力。再加上语言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相当多的劳动年龄人口安于现状,形成了狭隘的民族地域职业观,不愿出去参加工作。
此外,由于历史及现实的民族心理等因素的作用,许多民族心理中都带有非常浓厚的“我族中心主义”色彩,自我满足、不思变革、排斥和抵制外来先进文化的意识较为浓厚。对于外面的变革及发展视而不见,甚至有抵触情绪,故步自封,徘徊在传统职业领域中裹足不前,失去很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除上述原因外,新疆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劳动力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就业信息流通不畅,造成用人单位与劳动力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新疆的劳动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