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资产证券
2016-05-01 01:0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资产证券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摘要] 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为确保金融安全商业
[摘要] 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为确保金融安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本文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分类,论证了我国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方法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资产证券化
一、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根据不良资产的一般概念,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定义为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商业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不能及时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商业银行从风险监控的角度出发,全面正式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和标准,对银行已发放的贷款,按照还款的可能性,从优到劣分成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通称为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方法的具体标准是:
1.正常:借款人承认贷款条款,没有理由怀疑他们在期内偿还本金及利息的能力;
2.关注:借款人现在可以偿还利息,但今后的利息及本金可能会受到特殊原因影响;
3.次级:借款人偿还能力出现疑问,他们已无法依靠正常的业务收入支付本金,即尽管担保,损失也很可能出现;
4.可疑:借贷人肯定无力偿还全部利息和本金
5.损失:即使采取法律手段,能从借款人收回贷款只为本金和利息的极小部分。
二、通过资产证券化的途径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1.确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价格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项重大金融创新,是世界金融业务发展趋势之一。其一个较为简单的基于过程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 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ABS)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收入的资产,转换成在金融市场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由于迄今为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要占到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大部分,因此习惯上将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MBS)和除此之外的资产证券化(狭义的ABS)。
大学排名 不良资产证券化时,不良贷款的估价是证券发行时的基础。从理论上说来,大致有三种估价方法:
(1)账面价值法。账面价值法即依照原贷款的账面价值,以及预定的未来现金流收入来为证券定价。这也是不良贷款所能获得的最高定价。
(2)协商定价法。协商定价法是指银行与证券购买者共同协商证券的定价,这种方法避免了账面价值发行的一刀切的做法,给予买卖双方一定的商量余地,利于交易的达成。
(3)市场拍卖法。市场拍卖法即将不良贷款证券在特定的市场上进行拍卖,由市场决定其价格高低。它所要求的信息披露程度是最高的,对参与者来说也是最公平的,直接的竞价能使交易以最快速度达成,交易成本最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