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2)

2016-05-04 01:01
导读:五、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 15 (一)固定资产折旧准则————————————————— 15 (二)资产减值准备

五、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 15
(一)固定资产折旧准则————————————————— 15
(二)资产减值准备准则————————————————— 16
参考文献————————————————————————19
一、序言
ST江纸(600053)2004年中期凭其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一举扭亏为盈而恢复上市;美国通用公司只是通过将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延长至11年,其利润就增加了20亿美元……。如此种种,令本文着眼于当今经济社会的热点:企业盈余管理。
当通用公司以其积极的盈余管理洋洋得意时,当中华、太极实业不正当盈余管理而被ST时,我们发现只有在正确客观地认识并正视盈余管理,才能合理对待,处理它。此外,这其中还联系了会计准则的制定,监管当局采用的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盈余管理具有两面性,有其合法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其有害的一面。它为规避税赋、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承担投资风险等提供了在市场外衣掩盖下的合法途径,从而误导投资者,最终扰乱市场资源配置。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很多,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变更和关联交易等。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和折旧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参考了大量相关实证、规范性研究,深入挖掘了大量案例,对上市公司以资产折旧或减值准备为切入口进行的盈余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尽管国内外不乏对立的观点,但本文仍旧支持:资产的减值与折旧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最常用手段之一。并立足于此,给予论证。 二、文献综述 Teoh , Wong 和 rao(1998)发现IPO公司是经常会用折旧政策来盈余管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Keating
上一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