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运行现状及政策效果分析(3)
2016-05-11 01:04
导读:其次,我国的债转股利益主体有很多个,他们的目标函数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都各自追求自身的利益和要求,有的甚至在某些领域内相互冲突,因而整个债
其次,我国的债转股利益主体有很多个,他们的目标函数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都各自追求自身的利益和要求,有的甚至在某些领域内相互冲突,因而整个债转股运作就表现为一系列互动的多方博弈,可能出现多种均衡,而现有的政策至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能保证其实现的最终均衡是最优均衡。
再次,我国进行的债转股在概念上借鉴了国外特别是美国和东欧的国际经验,但必须有清晰认识的是,我国的债转股在预期目标、出发点、实施过程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更复杂、更困难。美国的债转股是为了救援债务危机中的储蓄与信贷协会等民间基金机构,避免其大量倒闭,而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然后打折出售,债转股也只是一种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东欧的债转股是完成原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转制。我国的债转股显著异于美国,与东欧的债转股也只是部分相同,我国的债转股要求化解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促使国有企业转制和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企业减负和脱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因此,我国的债转股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探索性质,可能的风险也很多。为了顺利推进债转股进程,实现预期或尽可能减少损失,需要对债转股运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为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可操作的依据,对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慧勇.债转股理论政策与运作.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2.周小川.关于债转股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6).
3.赵爱玲.浅议我国实施债转股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辽宁经济,2003,(3).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许铭等.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资产管理,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