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2)
2016-05-20 01:04
导读:2.2 城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主要在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改革中在具体实施上政策不配套,不系统,造成行业与行业、单位与单位、职工与职工收入上不应有
2.2 城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主要在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改革中在具体实施上政策不配套,不系统,造成行业与行业、单位与单位、职工与职工收入上不应有的差距。二是市场体制不健全与政府对市场运行监控不力等等原因,存在着经济活动中的无序状况。一些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行业和单位,如能源、通信、金融、电力等,市场准入仍没有真正开放,仅由少数寡头垄断控制,由此导致这些行业畸形的、与经营能力无关的豪门盛宴、垄断福利。还有的个人、部门、单位和私营经济不是靠合理合法经营、 靠诚实劳动致富, 而是靠钻空子、靠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三是沿海开放城市和特区优惠政策多,同时在市场配置资源上的差异, 因此出现好的地区和好的企业更好, 穷的地区和穷的企业更穷的局面。
2.3 收入分配不公
过去,我国追求GDP的增长、强调效率优先时对于民生问题重视不够,甚至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和短期行为,如:地方政府追求GDP,出让土地的收益,推动房地产价格的攀升,引起人们的住房消费猛增,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改革的不成功,使得看病困难也成为人民生活状况改善甚至贫穷的重要因素;农村资源的短缺,教育、医疗、交通、信息、就业等各个方面资源的缺乏,过度使用低廉的“农民工”使原来已经失衡的收入分配更加失衡,导致较大数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现在,政府注重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增加投入,但是近政府投入和调节收入力度依然不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 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 2.5%。同期,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的费用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3%。此外,公共投入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几乎涉及所有民生公共品方面严重不足,正如中央党校吴忠民去年指出的,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 GDP 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我们比欧美发达国家低也就罢了,但比非洲那些贫穷国家还低,就说不过去了。”(《中国青年报》2006 年 7 月 5 日)于是,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成为吞噬原本增长有限的普通居民收入的黑洞,影响了人们真实收入的增加,造成了贫困现象的突出。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4 就业困难的原因
就业困难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吸纳的能力有限不可分割。此外,我认为还存在这些原因:(1)劳动力供求错位。(2)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技能低弱,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3)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供求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导致大学生基层就业“下水管道”不通畅,也加大农民工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4)“待遇低”、就业代价过大也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5)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承担风险能力比较弱,导致就业的空间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3 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
3.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投资增加,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消除贫困。正如小平同志指出:“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也强调,“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体人民吃饭、穿衣、住房、医疗、教育等诸多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所引起的种种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3.2 健全市场体制,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保障制度公平
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法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竞争的条件和机会平等,取缔非法收入,控制垄断收入,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首先,要着重解决初次分配非合法收入造成的差距,建立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这是目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突出任务。一是政府改变“包揽一切”的做法,适当合理地向社会“分权”或“还权”于社会,通过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自组织”机制,可以有效控制行政机构或者个人利用公共权力在社会中获得了大量资源,打击行政权力滋生的非法收入,实现收入分配正规化,防止这样一种最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现象。政府放权也可以防止因政府某些短期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的社会失衡。其次,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统一市场的形成,保证社会成员竞争的条件和机会平等。一要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消除农村农民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在教育、就业、福利等各方面的不平等,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一个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使长期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普遍受益的过程,最近成都推行的
行政管理体制城乡统一、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这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值得推广。二要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作为计划经济的遗产,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不仅在基础产业、公用事业领域普遍存在,而且在许多竞争性行业中也大量存在,造成垄断产品和服务质次价高。只有消除行业垄断,让这些行业参与竞争,让社会的各种利益主体都在制度约束下公平竞争,收入分配才能实现应有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