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3)
2016-05-20 01:04
导读:3.3 调整再收入分配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均衡 从民生问题出发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作进一步调整,体现中国特色社
3.3 调整再收入分配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均衡
从民生问题出发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作进一步调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取向。首先,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通过经济立法经济政策,运用税收、金融、行政等调节干预手段,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的人群,调节高收入人群。既可以缓解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又可以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形成真正的内需动力,从而带动我国经济和就业的的增长。再次,加快建立全国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层倾斜,确保低收入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问题,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既要解决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也要积极发展农村农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使失去父母的儿童、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和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谐。再次,建立起一种激励和自救机制,使得弱势群体能够有发展自身的动力和能力。各级政府劳动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失业者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目标和专业技能
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以便重新就业和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之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