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应”下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2)
2016-07-02 01:03
导读:1.2供应链上库存管理的牛鞭效应问题解决方案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
1.2供应链上库存管理的牛鞭效应问题解决方案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创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办法才能解决。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措施来减少牛鞭效应[6]。
1.2.1实现信息共享
由于牛鞭效应主要是供应链各阶段按定单而不是按顾客需求进行预测造成的,而供应链的唯一需求是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如果零售商与其他供应链成员共享POS数据,就能使各成员对实际顾客要求的变化做出响应。因此,在供应链上实行销售时点数据(POS)信息共享,使供应链每个阶段都能按照顾客要求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需求预测变动性,减少牛鞭效应。
1.2.2改善操作作业
改善操作作业,缩短提前期和减少定购批量来减少牛鞭效应。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缩短定单处理和信息传输的信息提前期,通过直接转运缩短运输提前期,通过柔性制造缩短制造提前期,通过实行事先送货预告 (Advance shipment notice,ASN)缩短定货提前期。提前期缩短了,需求的变动性相对减少了。要减少定购批量就要减少与固定定购费用有关的运输、定购、验收的费用,利用电子定货系统(CAD)和EDI减少定购费用,定购批量减少可以降低供应链上相邻两阶段积累起来的变动量,从而减少牛鞭效应。
1.2.3稳定价格
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鼓励零售商进行小批量定购并减少提前购买行为以减少牛鞭效应。如,把基于批量的折扣策略改为基于总量的折扣策略,即在特定时期内(如一年内),按总的采购量来制定折扣策略,可以使得每次的批量减少;实行天天平价策略和限制促销时采购量等方法,使价格稳定,减少预先购买行动,从而减少牛鞭效应。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2.4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信任
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相互信任,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上的每个阶段供应与需求都能很好的匹配,降低交易成本。
2供应链库存管理办法
需求放大效应是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需求信息扭曲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和短缺博弈。需求预测修正,采用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不可能解决诸如需求放大等一些新的库存问题,所以有必要探讨新的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基于以上的主要现象,可以采取主要的解决措施,建立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的管理和利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来管理库存的理念。
2.1供应商的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指以供应商为中心,以双方最低成本为目标,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协议下把下游企业的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上游供应商,由供应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利,并通过对该框架协议经常性地监督和修改以实现持续改进[7]。
2.2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JMI)是一种在VM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商与用户权力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8]。JMI要求双方都参与到库存的计划和管理中去,供需双方在共享库存信息的基础上,以消费者为中心,共同制定统一的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将计划下达到各制造单元和销售单元执行。
实行联合库存管理[10]有很多优点,对于经销商来说,可以建立覆盖整个经销网络的库存池,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不仅能使经销商的库存更低,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更低,而且还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更有效快速地运输配件,减少了因缺货而使经销商失去销售机会的情况,提高了服务水平;对于制造商来说,经销商比制造商更接近客户,能更好对客户要求做更快的响应,并为购买产品安排融资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使制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实施联合库存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要建立供需协调的管理机制;(2)要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的系统;(3)经销商之间要建立相互信息。2.3利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来管理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