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反射性理论和开放社会思想(3)
2016-07-24 01:07
导读:他极力批判市场原教旨主义过于迷信市场的做法,市场原教旨主义采取一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判断方式,认定自由市场是完美的,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
他极力批判市场原教旨主义过于迷信市场的做法,市场原教旨主义采取一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判断方式,认定自由市场是完美的,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会干扰市场机制的效率,因此必须加以抵制。索罗斯认为原教旨主义的观点只适用于一个完美的世界。
反射性理论对开放社会的倡导
索罗斯正是从反射性概念、可错性假说和对原教旨主义的批判走向了 “开放社会”理论。他认为开放社会 “思想基础是:我们的理解里是不完善的,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满足于一个次优选择:一个不完美的社会,它随时接受改善,并力求的到改善。”按照索罗斯的哲学,开放社会的思想基础是承认认识的不完备性,所有人类构筑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尽善尽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一个随时愿意接受改进的、不完美的社会自由、民主、法制、人权、正义和社会责任是开放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开放社会概念与市场经济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虽然索罗斯极力批判市场原教旨主义,但他并不反对市场经济。他反复强调,市场经济在满足个人利益方面是相当成功的,没有什么别的能够替代它。同时,他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是开放社会所必须的。市场自身的缺陷和社会正义的需要,使政府干预经济产生了合理性;索罗斯还把民主国家联盟和民间社会作为推动开放社会的重要步骤。
尽管索罗斯的思想存在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的反射性理论确实是对认识论理论的极大丰富。索罗斯是第一个从认识论的高度来强调反射对认识过程有巨大影响的人。传统哲学对物质和意识、客体和主体这些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是在十分简化和抽象的状态下进行的,虽然认识到意识到对物质有反作用,主体可以能动的改造客体,但是我们没有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深入研究这种反作用对整个认识过程的影响有多大,这就给认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他思想的闪光点在于他把抽象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较为具体和成功的应用于经济和金融等领域,尤其他对金融市场的独特解释和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波普尔.陆衡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海口人民出版社,1999
4.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