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简析(3)
2016-12-03 01:05
导读:2.购买和划拨土地,建设厂房等设施,提高招商引资能力 只要民间投资者一到来,就很容易地解决设厂办店所需的土地、厂房、设立办事机构等问题,有利
2.购买和划拨土地,建设厂房等设施,提高招商引资能力
只要民间投资者一到来,就很容易地解决设厂办店所需的土地、厂房、设立办事机构等问题,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综合和配套服务。只要你愿意来,就可以很容易的注册落户,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以上海富民开发区来说,它现在总体规划1平方公里,共占土地1500多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整个开发区分4个小区,包括生产区、商贸高科技园区和住宅生活区。只要外商来投资,很快就可以进入角色。
3.有利于对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的引导和统一管理
可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也可以减少投资者负担。例如在许多地方对个体户、私营企业的乱摊派、乱收费问题,在上海私营经济开发区就基本上不存在,或相对要规范得多。
4.有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
因为把企业办在同一地域,有一些公用事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使用,也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开发区建立起来以后,一些服务事业也会带动和发展起来。以上是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创办和建立私营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和好处。而只要民私营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质量发展起来以后,必然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必然会改善区域内的所有制机构,必然会使地区财政收入状况大大改善,必然会使当地居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并且必然会使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缩小大城市与周边地区农村的城乡差别。现在,上海青浦区与市区之间已经基本上连结起来,青浦区的面貌大为改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我们归结的这四大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有大量的实践为据的,有充分的事实可以说明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若干认识和政策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障碍。如果这些障碍能得到顺利的解决,它的发展还会快,还会好。
1.意识形态的障碍,包括公有、私有的传统观念
公有是社会主义的,私有是资本主义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在我们一些干部和领导人那里解决。例如上海市的私营经济开发区,开始时一律冠以“民营”、“私营”的字样,名正言顺,实事求是。但后来一律把民私营经济的字样去掉了,怕什么?就是有人不喜欢。这对吗?好吗?我看是不对的,不好的,民营、私营有什么不好的呢?社会主义能缺少这一大块吗?
2.市场准入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领域还是不允许私人涉足的。例如歌舞厅,娱乐场所,“集体”可以搞,私人不能搞。结果必然是使一些私营企业重新戴上所谓的“红帽子”,名为集体,实为私营。私营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现在也还有种种不适当的限制,不能与“三资”企业摆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一户专业经营纺织品的企业,它的总部在美国(中国人在美国开办的),生产厂家在江苏、浙江等地,而上海是转手贸易,只进行整理加工。但由于上海没有织造工序,就不能直接出口。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加大企业成本,而且影响外销业务的发展。
3.民私营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
调查中许多企业反映强烈,他们说,国有商业银行对上规模的私营企业贷款不存在问题,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则不行。银行也有自己的难处,不是不想贷,而是不敢贷,额度小,信用度低,怕收不回来追究责任,等等。然而,资金是企业界的血液,融资问题不解决,岂不影响民私营经济的发展。无奈中,上海市青浦区不得不筹集一点钱,建立了贷款的担保基金组织。但这只有象征性的意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全国性的,不止是青浦区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几年樊纲同志等曾写文章呼吁发展民间的、地方性的小银行,包括信用社、股份制银行、私人钱庄等来解决,一直没有获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贷支持体系,是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积极开展以土地、房产等产权证办理抵押贷款,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促进银企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努力通过信用担保公司把重点民营企业纳入服务支持的范围,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通融资新渠道。我们认为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浙江温州、台州等地在民私营经济的发展中,主要是靠信用社、私人钱庄等融资的,包括民间高利贷,会社等黑道组织。为什么不可以把黑道变成白道呢?我国进入世贸以后,外国的私人银行肯定会大量涌入,为什么外国人在中国可以办银行,中国人自己不行?所以我们再次呼吁在融资领域发展各种民间的融资机构,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真正改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银行共同发展的金融体制。在没有获得这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许可证”之前,建议上海市先行一步,不妨做一点试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