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简析

2016-12-03 01:05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简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民营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的起步和发展的分析,重点总结归纳出了三种民营经济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上海青浦模式。通过调查研究,对以上三种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深层挖掘。本文还结合当前众多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建立私营经济开发区的现象,解析这种现象的优势和好处,并进一步对当前羁绊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认识误区和政策问题进行了简要归纳。   关键词 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优势和好处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几种成功的新型经济模式不断涌现,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形成特点。当前新型经济进入园区,建立私营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很好模式。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1.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它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以家庭工业为起点的模式。它的背景是人多地少,单靠农业不足以维持生计。加上这里的小商品经济在历史上就较为发达,能工巧匠多,因而只要不加以打击和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就会自然地产生和发展。“四人帮”在台上时曾把温州作为资本主义复辟的典型对待,但它还是不时地冒了出来,说明它有发展的必然性。改革开放以后宏观控制的环境有所放松,个体私营经济便自然地发展起来,势头非常之猛。所以温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我们看来有三个特点:起点低;自发性强;活力无穷。起点低是指它全部是个体户、家庭工业起步,自行积累。开始时甚至假冒伪劣盛行,但经过整顿和加强管理以后,就很快转为企业化经营阶段,以质量、品种取胜;自发性强,指它开始时并不是政府有意引导搞的,完全是一种谋生和逐利的驱动,因而一开始就围着市场转,市场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市场不需要的它也能开发出市场,因此人们有时说它是体制外经济,与计划经济无关;所谓活力无穷,指它产权清晰,动力机制特别强,又彻底面向市场,注意技术开发,紧跟世界潮流。现在它已经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达到相当的规模经营,并且产生出一批真正的企业家。我们认为温州模式是市场经济规律自发作用的结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苏南模式
  这种模式带有计划经济的某些特点,但又不在体制内运行。所谓计划的特点,是指它开始时还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以社区组织为主体创办企业,以发展地方工业,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因此它比温州模式起点要高,主要是调动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积极性,能较快实现规模共同富裕的要求。所谓它不在体制内运行,是指它同样是围着市场,与计划经济无关,市场缺什么就搞什么。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市场上物资紧缺的时候,它很有活力,能够无限扩张,国家的控制没有什么效力。但这种模式不及温州模式产权清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企不分的问题。所以,当市场物资供应出现好转的时候,它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许多企业发生亏损,无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苏南模式开始了制度性大改变,主要是把一些亏损的小企业转制为个体私营企业,或者租赁、承包给个人经营,或者改为股份合作制,从而又焕发出青春。这些形式,我们认为都是民营。民营包括私营,但不要同私营等同起来。苏南民营经济的模式无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可能其他一些地方农村要走苏南的道路。
  3.上海青浦模式
  这是有别于前两种民营经济发展道路的、适合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背景是:上海原是个工业大城市,原来国有经济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才济济,但改革开放初期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把改革国有经济作为重点,计划经济仍然严格控制,所以私营经济在城区内发展空间较小。不说别的,民间投资者要在市区内找一块空地都很难,这是上海市私营经济发展起步晚的主要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少于天津市,而且少于北京市。但是,个体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源。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不使个体私营经济有较快较大的发展,就无法尽快改变和完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甚至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改革,更不能使地方经济建设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上海市领导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上海市便凭借思想解放的东风,毅然采取了在郊区各县建立民营经济开发小区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大胆吸引民间投资,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1992年青浦县“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就是进行这种试验的先行者。这一招果然有效,在很短时间内,就使这一部分类型的经济成分,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到1999年底,一共在郊区建立了80个私营经济开发区,单是青浦区就有35个,从而使上海市私营经济的总户数,一下子跃进到138100多户,比1995年增加247%,在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大直辖市中,稳居首位。而上海市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主要是依赖了私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上一篇: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