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2)
2016-12-29 01:17
导读:第四,环境成本内在化后,企业将不得不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改进原有的生产技术,引进和开发治污技术。从而增加了对环保技术和产品的需求。随着环保
第四,环境成本内在化后,企业将不得不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改进原有的生产技术,引进和开发治污技术。从而增加了对环保技术和产品的需求。随着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产品中所含的技术知识将明显增加,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日益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
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仅优化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跨国公司等直接投资者的投资领域,资本将从高环境成本的行业抽出而投向低环境成本或无环境成本的行业。同时,由于各国环境标准的不同,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存在差异,可能引发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将资本从高环境标准、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推出而投向低环境标准、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源于环境成本差异的超额利润。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环境成本的外部性较强,使得国外投资者得以入境兴办大量污染项目,成为“污染避难所”。
1.3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南北贸易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仅可以消除环境成本,而且在同等经济技术水平的贸易伙伴之间,其实施可以促进和保障国际自由贸易。由于经济与技术水平的南北差异,和生产与贸易结构的南北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使发达国家往往处于领先和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属或配合地位。结果,环境成本内在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地位,从而可能恶化南北贸易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实现中地位的非对称性,使得前者占据主动与支配地位,后者处于被动与配合地位。这种地位上的差异,除了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产生直接不良影响外,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在贸易与环境中南北关系的对立,有碍于国际理解与合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4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实践引起国际贸易摩擦与争端频繁爆发,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严峻挑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冲突,归根结底是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非常高,而且经历过环境污染的深刻教训,所以,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往往有比较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环保法规;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则相对较低,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相对来讲会比较弱一些,加上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技术比较落后,其环保程度要比发达国家落后一些。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发达国家对发展中的出口贸易提出非常严格的标准,就会形成国际贸易的另外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所以,将环境与贸易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显得更加对立。在WTO框架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
的争执将会是阻碍达成统一协定的最根本的阻碍。发达国家如果过分以环境保护为借口实施这种贸易壁垒,那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多边谈判将变得难以进行。所以,如果WTO解决不好这个问题,WTO多边贸易论坛和贸易自由化的宗旨将会是一句空话。
2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环境与贸易问题
环境成本内在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使用的状况已经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理,会危及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为了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协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另外,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WTO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发展中国家面临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因为外来产品更符合环保标准,更迎合消费者的环保要求,而被外国产品占领部分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产品不符合其他国家的环保要求和标准,不能进入国际市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1发展中国家在WTO多边贸易框架内开展贸易协调和环境外交
(1)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和有关国际贸易、环境组织及会议中,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积极争取和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促使国际贸易体系向着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责任,“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是考虑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发达国家尽可能多承担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