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索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适度普惠建构的意义(3)

2017-01-02 01:19
导读:(3)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社会的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素养有关,有人对“昌图县2002年以来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自2002年初以来,到200

  (3)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社会的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素养有关,有人对“昌图县2002年以来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自2002年初以来,到2003年6月下旬止,昌图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这类案件共32件33人。这些案件存在着以下共同特点: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素质低。在这33人当中,有18人为小学文化,无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为13人,高中文化1人。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4%。”[4]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成果是否均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在阐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时,更倾向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议和政策,国家发改委袁达认为: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加大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自主权,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的分税比例;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很多学者认同的模式包括工业化带动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矿产资源开发模式,但关键问题是如何实施这些战略,如何才能使县域经济发展更好。我们建议:财政收支改革势在必行,对县域经济的经济发展成果要谨慎“借调”,使本地的经济发展成果为本地人充分、合理分享,有必要时还要通过财政转移等手段资助贫困县的经济发展,为共建共享的全新局面打开新的发展思路。
  3.乡村建设集约化。我国现在的村庄居住人口一般都是在300—2000人不等,并且平原地带村庄的密度很大,很多地方方圆2公里的村庄数目竟达10来个;乡镇的规模也相对较小,很多乡镇的总人口也不过3万人左右,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这就远远限制了小手工业、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市场的吸纳能力被分散了、弱化了;另外还占用了大量良田,因为平原农村的户均住宅用地少则4分田,多则6分田,庞大的乡村数目所占田地的顷数是个惊人的数字。为此,我们倡导在有条件的平原地区实行口粮田加并村制,此处口粮田是指并村后,在新的居住地周围划分出基本的生活、生产用地,按人均分配,其他田地用于集约化经营、大机器耕种。并村制的原则是一定区域内有一个相对有实力的村庄能够对周围的人群产生吸引力,对迁移后的生活充满憧憬,又能得到比从事农业生产享受到更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并村以后,乡村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呈现我们无法猜测的景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优先提高低收入群体福利。适度普惠型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实现,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问题。低收入群体的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广大乡村的农民、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下岗职工等都要涵盖在内,数字庞大,要统筹规划并提高福利。
  (1)城市低收入群体。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并且克服制度寻租带来的扭曲;大力发展与低文化素质、低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劳动密集产业升级的技术性与操作可行性相分离,使低收入群体能够适应技术、产业升级之后的劳动需求;大力培训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术,使其通过一定的技能获得更丰富的经济发展成果。
  (2)农村低收入群体。这是最庞大的数量,也是最难改善其收入状况的群体,如果仅仅指望提高农产品价格,一系列的工业品涨价又会随之而来,甚至农产品涨价的比率低于工业品,实践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必须通过转移支付、乡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等途径改变目前的做法,真正做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依靠单一措施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为此,必须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扶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保持地区间的均衡发展,牺牲一些效率扶持低收入群体,以兼顾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5]。“均的不仅是利益,还包括机会,一旦能做到基本的机会均等,社会稳定自然不在话下。亚洲开发银行的阿里指出,政府应对贫富差距除了社会保障机制,还要发展新经济和新产业以创造不排斥穷人的就业机会,可谓一语中的。”[6]
上一篇: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