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创新(2)

2017-01-03 01:04
导读:(三)挖掘和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确立经营内容 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其实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上做策略考虑,它以产品和客户为中心,围绕产品技术、

  (三)挖掘和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确立经营内容
  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其实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上做策略考虑,它以产品和客户为中心,围绕产品技术、服务、价格及市场空间、渠道、竞争态势等内容展开,形成不同的战略选择组合。关于企业采取专业化还是多元化,采用横向一体化还是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模式争论由来已久,决策的关键除了考虑市场的需求,还需要从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供给水平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出合理安排。   三、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
  
  战略选择成功的保障就是企业能够围绕其选择目标进行能力创新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新培育其竞争力,可以通过强化制造、技术、营销等价值链环节的能力,也可以强化管理,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一)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越来越以全球化的视角参与竞争。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上,企业的国别已经成为日趋淡化的要素,竞争是激烈的,全方位的。我国民营企业应该立足于自己独特的优势去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切忌盲目追求研发的高投入和技术的高精尖等与本土优势脱节的能力。比如同样是汽车的OEM厂商,在全球汽车制造领域中是利润比较薄的价值环节,但在中国,基于优质劳动力的低廉成本,却可以做成利润很丰厚的环节。
  (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企业来讲,技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同种类的技术处于不同地位,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形式。按其地位,技术可以分为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技术和经营能力、基础型知识、重要技能。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讲,越是重要的技术(如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技术和经营能力)应该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而非核心的技术一般可以通过协作或外购来获得。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加强战略管理,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
  提升战略管理水平,对于培育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战略管理的概念似乎无所不包,但重要的一点是综合考虑企业远景、现金流等要素的基础上,确立不同的业务群组合,并利用合适的组织架构加以巩固。另一方面,战略管理更重要的是一种机制,所以企业需要调动内部所有资源参与战略管理。提升战略管理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四)参与全球外包体系,在协作中培育核心竞争力
  业务外包,被认为是一种企业引进和利用外部技术与人才,帮助企业管理最终用户环境的有效手段。外包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放弃”,“放弃”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具备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将非企业所长外包出去,更有利于集中资源和精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既要有“高手的放弃”的气魄,也要有主动参与承包方的精神。商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就中国目前企业来讲,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为跨国公司做配套服务。不管是发包,还是承包,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好合作伙伴。
  战略的制定需要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战略选择需要科学性和艺术性,尤其需要专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的发展不再是企业主的灵感和冲动,必要时企业家可以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指导,并以此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强. 产业重组,时不我待. 2006.
  [2] 冯飞. “十五”产业政策要点: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2006年8月25日.
  [3] 赵英. 大国世纪. 2007.
上一篇:探索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适度普惠建构的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