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2)
2017-04-05 01:14
导读:2.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忽视 当前,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问题上,国内经济学界流行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应该是银行贷款,
2.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忽视
当前,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问题上,国内经济学界流行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应该是银行贷款,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希望寄托在商业银行推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倾斜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方面。而这一观点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
(1)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由于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不偿失。
(2) 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但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成功的创业将带来高额的创业收益。而银行信贷融资却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导致银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动力。
(3) 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存在资金筹措、信息收集、强化监管等方面的诸多困难。首先,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极广,要通过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势必要建立数量庞大的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巨额的自有资本金。其次,中小企业发展之初,不仅资金缺乏,而且由于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金融机构要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绩效和发展前景将付出高昂的信息费用。再次,在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的贷款收益率受到严格的控制,新组建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也将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而缺少足够的信贷动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也就难以真正改观。
因此,要想从银行大量贷款,这一条路是走不通的。 3.直接融资无渠道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A 股、 B 股、 H 股均为大企业上市融资渠道,中小企业无法直接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是建立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只有在出资人能够分享成功企业高回报的情况下,才可能愿意承受其潜在的高风险。而股权融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分散与补偿方式。股权融资不仅可以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场内交易市场融资,还可在产权转让、技术转让等权益性场外交易市场进行。而我国对进行股权融资的公司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达不到那个条件。因此,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更加狭窄。
4.法律与法制相对滞后,政策环境不尽如人意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但直到1997年的十五大才承认私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如此,目前把私营企业作为体制外的产物,把它跟国有企业分割对立起来,对民营企业另眼相看的现象,还经常可见。比如在统计数据上,国家统计局只有国有经济的统计数据,而没有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民营经济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地位。民营企业直接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往往是执政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识上有突破,认识前进一步,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才放宽一步。
二、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措施
(一)中小型企业的创业者应主动与亲朋好友借贷
我国是一个比较重亲情的国家,亲戚朋友之间的相互接济是经常发生的,并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借鉴意大利和法国的做法,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向亲朋好友借资的措施,以建立一条中小企业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
(二)建立银企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1.赋予银行更多的权益。可选择部分有潜力、成长型好的中小企业进行试点,允许企业与银行相互持有各自的股份。这样可以使银行超越一般债权人的身份,不仅可以促进银行集团化发展,而且是解决现阶段银行不良债权、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一种手段,又密切了银企关系,有利于互相监督。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强化银行服务功能。首先,要发挥信贷桥梁作用,促使科研单位与中小企业联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软投入。其次,要充分利用银行信息网络优势,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各种服务,帮助其提高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