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筹城乡战略思路及成效分析(2)
2017-07-08 01:09
导读: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拉大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则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城乡居民恩格尔系
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拉大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则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差别程度。当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小于5%时,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基本一致;当城乡差异度大于10%时,属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从表1看出,重庆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自1996年的13%到2007年都没有低过10%,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到2007年差异度扩大到17.5%。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城乡生活质量差距非常大,城乡分化严重,消费水平差距显著扩大。
4.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差距不断加大
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和社会保障两方面。首先,城市9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或职校,而广大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村中小学、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教师缺额较大,设施设备落后,民办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其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严重滞后于城市。截至2007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增加到15个,有729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上升到24.3%。但一直未出台相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甚至是倒退的状态,相继有巴南、北碚等区县退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4年全市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只有1.6%。而城镇居民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退休可以领到退休金,失业职工可以领到失业救济金,“三无”人员可以领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导致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总之,重庆从城乡居民收入、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可以看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直辖市。近3 200万户籍人口中,至今仍有73.6%的人口属于农村。实施城乡统筹是必须的,同时又要认识到改革任务非常艰巨。
三、统筹城乡的战略思路
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重庆市将用13年时间分“两步走”推进改革试验,逐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20年最终实现统筹城乡的制度覆盖相关领域。使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总体形成,速度效益、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领先。两步走的第一步是从现在到2012年,为打基础、成框架的阶段,全市经济总量比2006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超过5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现在的4∶1缩小到3∶1。第二步是从2012年到2020年,为上台阶、成体系阶段,全市经济总量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超过7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
1.“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
为更好地实施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在空间布局格局上,重庆市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一小时经济圈”及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 “一小时经济圈”着眼于“领头领跑”,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平台。根据《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一小时经济圈”分为三个层次, 其中特大城市即重庆主城9区, 是“一圈”的核心区域;第二个层次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主;铜梁、南川、綦江等9个区县为第三层次。渝东北地区着眼于“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地区着眼于“做特做优”,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一圈”领头领跑,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奠定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两翼”做强做优,突出劳务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均资源和财富占有水平。在城乡空间布局上,规划明确了五大城乡统筹发展区:核心发展区、合川—铜梁—潼南发展区、永川—江津—荣昌—大足—双桥发展区、涪陵—长寿发展区和万盛—南川—綦江发展区(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