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市土地非农化浅析
2017-08-04 04:4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太原市土地非农化浅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论文关键词:土地非农化 国土资源 优化配置 太原市 论文摘要:在
论文关键词:土地非农化 国土资源 优化配置 太原市
论文摘要:在分析土地非农化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太原市土地非农化对农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影响,提出采取转变全民土地观念、落实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主体经济利益分配、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平等措施来控制非农用地的数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加,而这一般是通过土地非农化来进行的。现阶段的太原市,面对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继续走强,大量农用地必将向建设用地转化,这会对太原市的经济等产生什么影响呢?
1土地非农化的概念与途径
1.1土地非农化的概念
土地非农化是指农用地转变用途,成为住宅交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建设用地的过程。农用地是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是指城镇及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1-2]。
1.2土地非农化途径
土地非农化是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结果。在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非农化主要有国家建设占用农地、乡村集体建设占用农地和农村个人建房占用农地3种途径。
无论哪种途径,土地非农化一般都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因为土地非农化一般会破坏地表结构包括土壤、水、生物等结构,从而使土壤层不容易恢复,所以我国目前对土地非农化的审批要求比较严格。
2影响土地非农化产生的原因
2.1提高了土地承载率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它具有生产、负载和养育等功能。土地非农化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太原市经济发展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条件。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市人口密度为495人/km2,比2000年的451人增加了44人,增加了9.76%。其中市辖区(六区)人口密度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