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R”理论框架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3)
2017-08-07 06:19
导读:4 我国走循环经济之路的举措 4.1 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社会公众的认识与接受程度将从根本上决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要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节约
4 我国走循环经济之路的举措
4.1 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社会公众的认识与接受程度将从根本上决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要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节约资源
培训工作,广泛开展节约资源科普,使广大群众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要加强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宣传交流,加大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引导各级政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等工作中,引导企业把工业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
4.2 加快建设,促进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循环经济做得较好的国家都有循环经济的相关立法。对来讲,有必要完善自己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同时要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专项法规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等。强化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法制化轨道。
4.3 加大研发和技术的投入,支持循环经济的落实
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指标体系、生态工业的技术、相关的标准和指南等研究不够,要加大全国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投入,组织课题攻坚,按照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加快相关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度,并迅速地将其转化为可操作和的体系或产品等;开发研究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借助高手段开发关键链接技术,对现在不能回收利用的大宗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生态技术的经济合理性。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4.4 加大政府的规划和协调职能,统筹循环经济的推广
要通过政府的规划和调节,对循环经济应用薄弱的部门给予支持,推动各地区的学术和经验交流,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协调好各地方部门的利益。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的行业协会,要把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自己的工作规划,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走生态型企业之路中的热点、难点,为走生态型企业之路提供优良服务。同时,大力宣传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重要意义、紧迫性和必要性,抓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让企业比有标杆、学有榜样,促使更多企业加快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步伐,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5 加快试点的建立和经验,寻找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通过试点,抓出成效,提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典型城市节约型社会发展模式、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提出按节约型社会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树立节约型社会的先进典型,为加快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1 吴季松.循环经济的最新规范与应用[J].环境经济杂志,2005(8)
2 刘贵富.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及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8)
3 刘学敏.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层障碍[J].经济纵横,2005(7)
4 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