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理论新发展——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综述(4)
2017-08-07 06:26
导读:五、实物期权理论的应用领域研究 实物期权理论在竞争和战略领域大有用武之地。由专利、专有技术、自然资源所有权、管理能力、声誉和品牌、产业规
五、实物期权理论的应用领域研究
实物期权理论在竞争和战略领域大有用武之地。由专利、专有技术、自然资源所有权、管理能力、声誉和品牌、产业规模和市场能力等构成的核心竞争优势,使公司拥有各种实物期权(实际的投资机会)。由于这些实物期权的存在,公司可以对由于技术、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投资机会有更快的反应,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些理论工作者研究了早期资本投资的竞争和战略作用。Roberts和Weitzman(1981)发现,在序列投资中,如果早期投资能提供一定的后续发展机会,即使它有负的净现值,也可能值得投资。Baldwin(1982)发现,在序列投资决策中,当决策具有不可逆转性时,决策者一般会要求较高的收益率以弥补机会成本。Pindyck(1988)分析了当投资不可逆转时,在产品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投资阶段规划生产能力的战略影响。Dixit(1989)则研究了不确定性条件下公司的进入和退出决策,并指出,由于沉没成本以及转换成本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决策都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在进行早期投资时,应当着重考虑其战略影响。
Myers(1987)、Kester(1984,1993)、Trigeorgis和Mason(1987)、Trigeorgis(1988)、Brealey和Myers(1991)以及Trigeorgis和Kasanen(1991)等从更明确的实物期权的角度,研究了竞争影响和战略影响。其中,Kester(1984)定性分析了增长期权的竞争和战略作用,从学习曲线的角度分析了早期投资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将来投资机会的战略影响。Trigeorgis和Kasanen(1991)结合战略规划理论研究了多项投资间的相互影响。
Kasanen(1993)研究了现在投资对将来投资机会的战略影响。Trigeorgis(1990)研究了随机竞争状态下推迟期权的定价问题。Smit和La Ankum(1993)指出,在实物期权的分析基础之上,运用博弈论的工具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投资的竞争战略效果。随着博弈论的发展,结合博弈论的方法对完善关于竞争对策的实物期权分析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ァ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六、结束语 在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行政部门的隶属单位,没有自主权,更谈不上投资决策。投资决策的主体只有一个,即国家。此时的投资理论主要是研究宏观投资决策,即整个社会投资的决策,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使全社会的投资得到最优分配,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劳动力的充分
就业等。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企业(公司)逐渐成为市场中独立的竞争主体。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许许多多的微观实体——企业的蓬勃发展。因此,企业(公司)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基础,企业投资决策在企业竞争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尽管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借鉴西方的投资决策理论,对我国的企业投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国内的研究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借鉴阶段,缺乏对投资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密切关注投资决策理论的发展动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系统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お
参考文献:
BLACK F,SCHOLES M S. 1973.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May-June): 637 -659.
BALDWIN C. 1982. Optimal sequential investment when capital is not readily reversible[J]. Journal of Finance, 37 (3): 763-782.
BALDWIN C, CLARK K. 1992. Capabilities and capital investment: new perspectives on capital budgeting[J]. Journal of Alied Corporate Finance, Summer: 67 -87.
BALDWIN C, TRIGEORGIS L. 1993. Real options, capabilities, TQM, and competitiveness[R]. Working Paper 25, Harvard Business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