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节能环保消费模式的现实性与实现路径(2)

2017-08-09 01:54
导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提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征的生产生活消费模式,正可以满足科学发展观确定的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就是我国奉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强调在我国形成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即在我国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观念,将这样的观念形成全民意识,用这种全民意识规范全民的行动。
  
  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消费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 植根观念
  植根观念非常重要,因为在人的行动中观念处于起点的位置与支配的位置,起点正确、行为的支配思想正确,才能有方向的正确、目的的正确。要在国人的思想中剔除盲目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浪费、偏重既得利益消费的观念,取而代之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于生产与生活方面的消费观念。
  植根这种观念需要广泛深入持久的理念宣传与倡导,让这种观念入耳、入脑并支配行动。这就需要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各个系统都要重视这方面的宣传与倡导工作,首先要加强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对这方面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充分认识树立这种消费观念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积累与消费。今后十几年,我国将致力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将始终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容量限制的两大约束。如果国人不能在观念上植根这种观念,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讲铺张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我国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难以承载。还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对这种消费观念予以宣传与倡导,形成和强化这种消费观念的浓厚舆论氛围,进而,以这种观念的形成支配这种消费模式的确立与使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 政策引领
  政策和策略是形成节能、环保消费模式的保证。党的十七大已经制定了这方面的纲领性文件,但贯彻落实文件中提出的关于在我国形成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消费模式的任务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实现政策与策略的引领和保护。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在“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文中,提出了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观点,强调发挥市场杠杆的作用,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完善规划,加强监管,建立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上法制轨道的做法。
  这里所阐述的正是关于国家如何实现对节能、环保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的政策引领问题。应该明晰的是,我国现阶段提出的节能不是过去意义上的的节俭,而是适度消费,符合我国能源资源储量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节约和环保。那么,实现这方面的政策引领的前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上一篇:弗里德曼和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