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节能环保消费模式的现实性与实现路径

2017-08-09 01:5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论节能环保消费模式的现实性与实现路径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摘要:我国已制定
内容摘要:我国已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发展战略。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就实施这一战略中的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其现实性与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节能 环保 消费模式 现实性 路径
  
  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着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模仿英美等发达国家实行的以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为此,我国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发展战略。那么,蕴涵其中的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具有怎样的的现实性又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呢?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消费模式的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事物联系的诸方面相互制约、相辅依存。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消费模式的确立这一具体事物,可以这样去认识和理解:确立这样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是与我国能源资源储存与使用状况,与国人在现实生产与生活中所持有的消费观念,与当前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切联系着的。
  (一)缓解我国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着资源的可使用量与可使用时间,虽然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储存量都是有限的,但储量丰富与储量贫瘠却是每个国家在推进经济发展中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虽然一向以地大物博著称,但却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数量近世界人口的1/4。因而,我国人均资源与其他国家人均占有量相比,却处于比值很低的位置。仅从人均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看,所列前三项能源资源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分别是:32%、27.4%、12.8%,后三项能源资源的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我国能源资源消耗速度过快、利用率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隐藏在经济高速发展事实背后的,却是长期实行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应得到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显。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尚需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公共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市场机制在配置自然资源与环境时往往失灵,且受发达国家在以全球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实现自身工业化后,通过国际贸易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污染做法的影响,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日益突现环境污染与恶化问题。如一些企业利用环境的负外部性,追求自身利益,置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而不顾,向河流中排放工业废弃物与畜禽的粪便;相对富有的社会群体不计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后果,浪费或污染公共环境式的消费着大量的“廉价”资源;某些地方政府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的指标,盲目引进与上马浪费资源或污染环境的企业。
  人类的延续和传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享受和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但是,国人目前尚缺乏这样的消费观念,所持有的具有普遍性的消费观念表现出近视性,即重眼前利益、重小团体与个人利益。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近视的消费观念导致于人们为满足自身的或小团体的不断膨胀着的物质需要,不惜无节制的使用能源资源、不计后果的对待环境。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我国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这一基本原则下审视在我国形成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征的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的现实性,更会得出清醒的认识。
上一篇:弗里德曼和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