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改革与人力资产(4)
2017-08-09 02:38
导读:如何促进人力资产转化和再升值呢?或者说如何使新的人力资产成为新制度生存与发展进而发挥作用的基础呢?作者将人力资产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相对固
如何促进人力资产转化和再升值呢?或者说如何使新的人力资产成为新制度生存与发展进而发挥作用的基础呢?作者将人力资产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相对固定的人力资产,如经验、知识和技能;二是新增加的人力资产,包括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人力资产转化与再升值主要依靠新增加的人力资产的迅速扩大。这包括三种途径:首先,促进分散化决策。因为原有的计划官僚体制控制和削弱了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和农户的灵活性及其对市场变化作出反映的能力,而市场经济则是促进企业、农户和消费者扮演主要角色,自主决策,灵活反应。其次,促进多样化实验。因为在这一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中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根本不存在“先知先觉”的天才,也不存在“全知全觉”的圣贤。采取多种实验能让人们更快、更好地取得、加工和理解改革所需要和产生的信息。这就需要宽松的政策辩论环境、宽容的自由讨论、相互对话沟通的环境。再有,促进开放式信息交流。因为不仅是化的后来者(late--comer),而且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作为后来赶超先行者最主要的途径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交流对中国改革至关重要,来自成熟市场经济的与实践提供了独特环境条件下改革设计的重要来源。开放式的信息交流,也会促进分散化决策和多样化实验,人们有条件可以利用较为开放的信息交换来寻找、选择、比较各种体制,从而将加速人力资产的转化和再升值过程。
最后,需要向读者介绍的是,王辉从1980年代中期就开始积极参与中国改革过程,对许多重大事件有亲身的感受,熟悉各种重要及其背景;而后赴美国著名的重要思想库---兰德公司(RAND)生院作为第一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受到严格的社会训练,并广泛接受社会科学最新成果,以“远距离方式”观察中国改革进程及其复杂性,创造性的解释和说明中国改革的渐进性和革命结果,从新的视角“人力资产”理论做了深刻的概括。没有作者的丰富的改革体验,没有吸收当代科学的最新理论,便没有这部书的新观点和新研究。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的改革是史无前例的变革:它是由十几亿人民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过程,其困难之大,风险之高,复杂程度以及不平衡性都是达到上的空前程度。然而中国十几年的改革也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这一渐进式的革命远未有结束,我们对其认识过程尚未完结,对中国改革的深远及其长期结果,我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需要有更多的学者立足于中国国情,吸收人类创造和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独立地思考,认真地。我相信十几亿中国人民不仅能创造出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硕果,也会创造出宏大的社会变革成果,以其特有的文明贡献于人类社会。
写于1997年11月22日
:
Wang Hui:1994, Gradual Revolution:China’s Economic Reform Movement,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Brunswick(U.S.A)and London(U.K.),Copyright by RAND.
World Bank,1991,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The Challenge of the Development,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From Plan to Market,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2]张卓元:“中国理论三部曲:商品经济化、市场趋向化、市场经济论”,《财贸》,1992年第11期。
[3]《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405页。
[4]《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30页。
[5]World Bank,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