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017-08-10 01:1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对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了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政府部门如何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知识产权 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政府 竞争力 专利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人们依法对其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部分,其中工业产权又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两部分;知识产权它具有独占性、无形性、法定性、复合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
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政府部门引导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整个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逐步建立起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管理体系,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尚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尚未建立。部分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较强,开展了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但对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处于“朦胧期”,经费投入不足,尚未成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困难。知识产权被侵权但得不到及时保护成为许多民营企业的“心头病”,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维权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执法机构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水平不高,甚至部分地区执法不严,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知识产权司法程序不够完善;法律规定的赔偿金额较低,对侵权行为难以起到有效遏制作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民营企业专利信息资源缺乏。许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专业信息人员,获取专利信息的渠道有限,利用专利信息能力较低,增加了重复开发技术和侵犯他人专利的潜在风险,政府应该投资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利信息服务。
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短缺。知识产权工作专业性强,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既有专业技术背景,又懂国际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和实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此类人才严重缺乏。
政府部门运用知识产权的策略
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把促进民营企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中。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把知识产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并把它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规划当中;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经济实际,制定促进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开展的具体措施,并扎实地使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政府部门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普及,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报道依靠自主知识产权获取快速发展的典型民营企业。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组织宣传
培训,向民营企业讲授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国际知识产权基本规则、国内外知识产权动态、企业专利战略等。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动上门服务,组织知识产权专家深入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它们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增加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经费,及时查处和打击知识产权违法事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协调好知识产权、工商、科技、经贸、税务、公安、海关、文化、质量技术监督、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完善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建立省内和省际知识产权执法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建设,充实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水平,营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增加民营企业对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信心。对规模小、经济困难的民营企业,其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而本身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政府应予以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