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引进状况及政府监管建议(3)
2017-08-17 06:07
导读:四、改善国际人才引进工作的政府监管 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建设一个和平崛起的和谐社会主义强国,“共享全球人才资源”是
四、改善国际人才引进工作的政府监管 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建设一个和平崛起的和谐社会主义强国,“共享全球人才资源”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胸怀和推行的策略,当下应该坚持“政策引导、建设环境、强化法制、规范程序、分类监管”的原则,大力引进、使用全球人才资源。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氛围,并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引进、监管战略性高精尖人才。其他各类人才的引进、使用问题应是各类微观组织在政府政策法规规范下的所作所为,政府不应该,也无权干预。ァ ∨力营造良好的国际人才引进氛围。政府应通过政策法规建设和舆论宣传,努力营造科学引进国际人才、合理使用国际人才、积极留住国际人才的良好氛围,在我国形成一种强大的“人才为我所用”的吸引力。比如,国家人事部、国家外专局应抓紧起草《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作为外国专家管理工作的一部行政法规,《条例》出台将有利于规范外国专家的聘用和管理行为,保护外国专家和聘用单位的合法权益,鼓励更多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ァ ∏炕分类监管措施。国家有关部委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出台近期和长期的《国际人才引进目录》,该《目录》中应明确区分国家急需的战略性人才和一般性人才,以及培育性产业人才、成长性产业人才和基础性产业人才等。政府除依据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引导微观组织引进、使用一般性人才以外,对于急需发展的国家战略领域、产业所需要的高精尖战略性人才,政府不仅要直接参与人才需求分析、引进,还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帮助组建相应的团队,配置必要的管理人才和各类辅助人才,确保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运行经费,避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不必要的分心,保障团队的高效运行。ァ ∪繁9际人才引进的规范运行。除了政府出台、健全与国际人才引进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良好的国际人才引进制度环境外,还应该强化国际人才引进的需求分析研究;按照国际惯例、国际公认的人才引进程序科学引进人才;加大海外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我驻外使领馆和驻外机构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才,改变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建立海外人才评价体系,真正引进国内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支真正懂得国际人才引进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队伍。ァ 〗立国内、国际人才市场共享人才资源的渠道。据悉,为鼓励国内的引智工作,增强利用国外人才的信任度,国家外专局正在加快对国外人才中介机构和“猎头”公司的资质许可认证步伐。目前经过认证的外国专家组织已有69家,出国(境)
培训机构有258家。而且,国家外专局还计划争取两年内把国家级海外人才资源总库的人才储备数量扩展到8万人。但是,目前应重视市场机制在解决供需矛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力争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人才市场体系。紧密衔接国内用人单位与人才市场、国内人才市场与国际人才市场的联系;建立与国外人才中介机构和“猎头”公司的新型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