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资本筹集采用美国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017-08-18 04:38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风险资本筹集采用美国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文章总结了美
【摘要】文章总结了美国风险资本筹集的特点,并就此种模式的形成因素进行了探讨,然后对中国在经济、政府和文化等诸因素上做出对比分析,以图对发展我国风险资本筹集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风险资本;市场驱动;资本通道;文化基础
风险资本的筹集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前提,美国是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筹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以市场化的利益机制驱动个人和家庭、机构投资者以及产业资本等积极参与,使之成为主要的资金供给主体,源源不断支持风险投资的资金需求。我国风险资本筹集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形成筹资来源的多元化。
一、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从资本来源的构成看
美国风险资本的来源呈多元化,而且分布比较合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其资本来源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富有的个人和家庭资本以及大公司资本。此外捐赠基金和国外资本亦占有少量比重。资本来源中尤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源于1978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的有关条款,允许养老基金的5%进入风险投资。此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养老基金所占比重稳步上升,在1998年养老金投资额达到总投资额的60%左右。整体而言,美国的风险资本筹集是多元而畅通的。
(二)从资本来源的动力看
我国风险投资中政府资本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美国的筹资方式则是通过政策和法律引导下的市场化运作。美国能够形成多元化的资本来源,也正是依靠不断出台和调整相关的政策法规,从而营造出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以切实的可追求利益驱动各方资本。一向趋于保守的养老基金被允许投资于新兴企业,就是这种利益驱动的最好注解。这其中,1958年出台的《中小企业投资法案》使得筹资能够享受优惠成本,1971纳斯达克市场的建立使得高额回报成为可能,而资本利得税从49%降低到21%的调整也通过直接作用于投资收益而刺激了风险投资。可以说正是存在这种极富诱惑的低成本高回报的市场机制,整个产业才得以飞速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
大学排名 二、美国模式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
1.财富基础。美国的经济总量多年来都位居世界首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5年美国GDP总量达到12,45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2076美元,排在世界各国第7位。以家庭计算,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是3.7万美元,美国300万的家庭或个人拥有百万美元以上的财富。这些富有的个人和家庭构成了风险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在风险资本来源总量中占据了13%的比重(1998年)。美国养老金规模2001年达到了10.89万亿美元,整体上达到了与近年GDP不相上下的规模。美国的公司资本也是雄厚无比的,全球500强中美国公司占据半壁江山以上。经济中积累的巨额财富会因为投资需求而部分具有资本性质,这部分资本会因为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而进入不同领域,其中就包括风险投资。可以说,资本不会天生进入风险投资,但是风险投资天生就吸引资本。
2.制度基础。美国多年来的制度建设已经打造出了一个便利、牢靠和顺畅的风险投资通道。这个通道就如同一个流水生产线,资本从不同的入口进入而汇聚,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功能,最后以各种方式退出成为资本成品,实现资本增值。这个通道敞开的入口之一,就是针对个人和家庭而言的“天使投资”,即民间资本,无论是属于富有的个人还是家庭,可以选择对其看中的高成长性企业直接进行权益资本投资。而对于数量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来说,“401K”计划则是另一个通道的入口,企业为职工设立享受税收优惠的401k养老金账户,职工将工资收入一部分存入,并可以动用这个账户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这相当于实现了中小投资者资金的进入。从前文所述机构投资者的地位来看,这条道路相当于通道的主干道。对于风险资本的另一个生力军而言,拥有产业资本的大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不同而采取直接投资或是设立投资公司等模式,进入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