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为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打下坚实基础(2)
2017-08-19 03:24
导读: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中央银行对问题企业提供再贷款解决问题。这种形式会加大货币的发行总量,带来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不可避免的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中央银行对问题企业提供再贷款解决问题。这种形式会加大货币的发行总量,带来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不可避免的成本和代价。通胀也会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回归真实价值,去掉人民币的虚高幻觉和假象,使信息更对称,使市场的判断更真实和准确,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加紧填补金融体系的大窟窿,可能是尽快释放金融风险不得不为之的当务之急。然而,在注资的同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更需要争取时间进行彻底的股权结构改革,建立严格的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建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约束机制,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经营模式转变。要开拓中间业务,实现利率市场化,加强资金价格定价的核心竞争力,杜绝坏账再生的根源才是治本之策。为了防范在金融体制改革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要牢牢把握原则,体制改革不到位不注资,注资了改革不彻底,要按照《政府
工作报告》中关于“投资决策问责”的制度,坚决问责,才能真正“破釜沉舟”,达到“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之目标。 经济结构性改革要“背水一战” 随着经济增长,一般收入水平的上升,中国出口行业正面对工资上涨的压力。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如果再加上汇率的大幅升值,对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
最近,由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许多国际游资无利可图转而攻击新台币汇率,海外资金源源涌入台湾,新台币近期升值10%。台湾企业家们疾呼“再升值中小企业要走光了”。台湾工资水平高,新台币的大幅升值,造成台湾经营环境日益困难。相关人士表示,台湾出口产业“已经快受不了了”,希望台湾当局立即捍卫新台币汇率,杜绝外资炒作汇率,维持台湾企业国际竞争力,避免台湾厂商出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我们看见,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与汇率升值同时发生的时候,出口行业的企业特别是出口行业的中小企业,内外交困几乎无还手之力。对国际化游戏规则较适应的台湾企业尚且如此,遑论中国那些低附加值的中小加工企业,更可能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所以,人民币汇率暂时稳定,留给中国企业一些调整的时间。正如金融改革一样,出口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速改革的步伐。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对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保持优势的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出口企业选择利用地区的发展差异,保持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以便在更灵活的汇率机制下,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避免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中国经济中的另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要防止房地产泡沫的恶性膨胀。炒作人民币升值的结果之一就是热钱的流入。房地产是热钱流入的主要目标之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与热钱的流入的方向有密切关系。有调查显示,某些沿海的楼盘在短期内转手数十次。
热钱大规模流进对房地产泡沫推波助澜,而一有风吹草动,最有动机套现出逃的就是这些以人民币升值为目标的投机性极强的资金。投机资金外逃时风卷残云的疯狂,不但会造成楼市的崩盘,还会对汇率造成贬值压力,导致经济陷入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
所以,对推动房地产的价格上涨的原因要密切关注,对热钱带动下的“强劲需求”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这样的“强劲需求”带动的银行贷款,不论是对供给方还是需求方的贷款,都会为房地产泡沫“助纣为虐”,最后让银行成为热钱的“替罪羊”。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一天之内宣布关闭58家银行,绝大多数银行对房地产的过度贷款成为其倒闭的直接原因。
我国房地产投资制度和税收制度的不健全,让投机者有可乘之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防止房地产泡沫的机制,特别是对短期炒作的行为应课以重税。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热钱推动房地产泡沫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在金融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的时候,不合时宜地过早实行汇率浮动,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总而言之,当前人民币暂时的稳定是改革的需要。我们应该十分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加速改革,打一场改革攻坚战,使中国金融体制更健全,经济结构更完善,抗风险能力更强。与此同时,在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中,人民币的真实汇率也会逐渐形成。到时候,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施就会水到渠成。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又能平稳地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