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出口贸易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间接影响

2017-09-01 06:1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论出口贸易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间接影响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自我国加入WTO后,出口贸易飞速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
    【摘要】自我国加入WTO后,出口贸易飞速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笔者认为出口贸易的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间接影响更具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规模经济利益、吸引外资、拉动等几方面入手,阐述了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影响。

  【关键词】出口贸易,国民经济,间接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出口贸易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笔者认为出口贸易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间接的影响更具重要意义。出口增加刺激了国内投资、消费和进口增加;投资、消费的增加不仅导致国民收入增加,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对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发挥出巨大作用,并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已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间接动态利益。

  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通过扩大出口带动了第一、二、三产业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从而推动了产业升级。出口的不断扩大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并使其化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首先,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国充分发挥自身土地、劳动力价格方面的优势,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从最初从事加工贸易,赚取少量加工费开始,逐渐在机电产品及高科技领域掌握了一部分国际领先的技术,并占领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经过十几年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内涵和结构不断完善,使我国在机电产品劳动密集环节的生产中取得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们是通过出口对虾、兔肉等农副产品换汇引进设备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1978年我国靠出口土特产、原材料换来的外汇不足100亿美元;2006年我外贸出口已达9690.8亿美元,增长27.2%,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7495亿美元,增长26%,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2.6%。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8318.8亿美元,增长20.5%,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7.2%,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日趋合理,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无疑又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增长循环。

  其次,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导向带动了一批新型产业的发展。随着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日益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起了指向和带动作用,近5年来的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高技术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三个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在逐步走向协调。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的构成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三个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7.1:41.6:31.3调整为目前的15.2:51.1:33.6。第一产比重大幅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正在提高;同时,第三产业中旅游、影视、科研、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开始上升。

  二、促进规模经济利益

  出口的扩大可以克服国内市场的狭小性,国际市场需求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和单位成本的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众所周知,生产和投资达到规模经济之前是边际收益递增,达到规模经济之后是边际收益递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总量比较小,达到规模经济的情况比较少,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的作用很大。如我国的制造业,其比较优势不仅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更突出表现在制造业数量庞大和高、深加工组装业的巨大规模。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居全球第四位,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业的上百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工业制成品制造国和出口国。业已形成的生产规模和出口制成品低成本已将比较优势转化为我国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我们正是通过规模的扩张,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了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既互为联系又互为市场,企业出口能力的增强必然会对其他部门产生后连锁和前连锁的效应。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成品出口的扩大,必然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不但带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大大地促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即扩大出口对国民收入增加和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扩张作用。

  我国曾是一个物资和产品匮乏的国家,改革开放使我们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而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商品制造基地,并已建立了一个由上百万家工厂组成的全球最庞大且最有竞争力的消费品制造体系。目前我国的医药、建材、电力、纺织服装业、钢铁、化学、机械和电子工业发展较快,这些行业的出口扩大,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正逐步加强,其中有些行业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日益增长的出口贸易将众多与出口企业相关的行业带动起来,不断扩大再生产规模。出口企业赢利的示范效应,既推动了出口企业也推动了向出口企业提供物资的部门投资的增加,并促进了地方或部门条块分割的市场的统一。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占广东出口总数的60%,带动的国内相关产品出口则高达1300万~1500万元。

  四、吸引外资的流入

  出口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外资的流入,既能解决了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也能够带动出口迅速增长,同时还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通过与外商在合作中,在竞争中提高,我国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张、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

  第一,出口导向作用与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外资不断流入我国。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目前外商对华投资设立的企业累计超过57万家。《财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共2000多个项目。几乎所有工业项目跨国公司都已进入中国。近年,包括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三星物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内的世界知名大公司已在中国设立了100多个研究和开发中心和更多的生产制造基地。

  第二,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起了“催化剂”作用,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显著提高。调查显示,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企业中60%以上采用的是近三年的技术。

  第三,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适合自己产品需求的原材料和设备,使进口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外商对华投资重点正在由过去的一般制造业过渡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典型的是外商投资于集成电路、计算机、信息产品等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IBM、英特尔、思科、索尼、理光等大公司纷纷将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基地移至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并建立起配套产业群,面向全球进行生产和销售。由于IT、IC产品从研发到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的周期不断缩短,可以迅速形成较强劲的出口能力,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第四,国外产业向我国转移及外商投资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据海关统计,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6440.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2%,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增幅2.02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8.31%。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外资企业工业产值与税收增长幅度,均大大超过全国工业产值平均增幅和税收增幅。在我国增加劳动和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等方面,外资企业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大型外国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不仅能提供巨额投资,经营理念、技术、营销网络和管理等各种资源都相继进入我国,成为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投资者。

  五、促进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产业的改革与发展

  从事出口的企业,由于必须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所以在国内是最为先进的企业,它们也会对国内其他企业运作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内需不足是近年来经济增长难以克服的顽症,但对企业却产生了“出口挤压效应”:一方面促使企业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推动企业走向世界市场,强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如,经过与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激烈角逐并取得胜利,我国的彩电、冰箱以及小家电等行业已完成了产业集中化和规模化的过程,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优势企业。目前,彩电、冰箱业的龙头企业已开始以大兵团作战的姿态向国际市场出击,海尔把冰箱厂开到了美国,康佳则在墨西哥设厂制造在美国研发成功的HDTV,并以美国为目标市场;长虹在出口方面也在奋起直追。

  六、 拉动需求增加

  我国是一口大国,其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压力一直很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所在,也是创造机会的一个主要源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成为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这样,劳动密集型企业既能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又能比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企业带动更多的。随着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提高和入世效应的显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形势将更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为开发岗位创造了条件。

  第三产业、私营个体、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增加的主要渠道。我国新增岗位的80%以上就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扩大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全国8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出口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劳动力资源通过物化为产品的形式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一个强劲的动力。外商投资企业在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为国内带来了相应的机会。

  上个世纪50年代,诺克斯提出国际贸易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论点被普遍接受。但我国的外贸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国际贸易能起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时,这种引擎的作用才是最需要和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的如何发展关键在于我国能否按照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来调整产业结构。所以,通过对外贸易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技术进步,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广泛分享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交流产生的比较利益,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化解逻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