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分析
2017-09-14 02:2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1 我国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动状况 中国人口
1 我国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动状况
中国人口变动包括人口总量变动和人口结构变动,二者都是影响消费及其结构变动的基本参数。
(1)人口总量及增长率。根据200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0756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多增人口401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02.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3%。主要原因是同期人口出生率下降1.6个千分点,在人口死亡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8个千分点,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过去的“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转变。
(2)人口结构变动。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人口的基本构成,对消费有较大的影响。根据200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绘制的我国2005年人口金字塔(图1),可看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几个特征。(1)55岁以上各年龄组分布均匀,基本上反映了解放前人口低增长的状况。(2)50~54岁年龄组出现了一个较小的驼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小幅增长状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形成的结果,其后因受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45~49年龄组人口的相对减少。(3)30~44岁年龄组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驼峰,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是“文革”时期人口失控导致的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4)10-19岁年龄组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驼峰,这是人口惯性作用造成的第三次人口增长高峰。其后,由于人口控制比较好,各年龄组人口呈递减之势。
2 人口消费结构分析
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组合的比例关系。随着消费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消费结构中不通过交易关系或通过不完全的交易关系取得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在全部消费资料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低,从而消费支出结构会越来越接近消费结构。同时,由于消费支出结构是通过货币支出反映消费结构,从而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在后面的消费结构研究就是指消费支出结构的分析。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居民消费质量、档次的变化。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文化、消费模式的集中体现。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第一,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下降。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0.51降到2005年的0.37;农村居民该类支出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0.59降至2005年的0.46。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第二,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比重增幅较大。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0.18%,10年间增加了3.10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住房改革和房价上涨的影响。与城镇不同,农村居民从未享受过福利分房待遇,住房消费一直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仅次于食品消费支出,同时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入城市定居,使得农村居民该项支出还有着下降趋势。1995~2005年的10年间,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重在17%左右波动,而在2005年降至16%
第三,在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方面,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都出现了下降,均下降了2.7%,这反映了近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二者出现变化的原因又不完全相同。城市耐用消费品市场基本饱和使其该项支出比重下降,而农村主要是因为较差的消费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项消费支出。
第四,其他各项消费支出比重逐年提高。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费都保持着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与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以及我国通讯市场的快速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也提高较快,由1995年的3.11升到2005年的7.56,反映了医疗体制改革和健康消费观念变化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另外,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明显提高,由1995年的8.84%增至2005年的13.82%,列消费支出各项的第二位。说明近年来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使得居民该项支出大大增加,而助学贷款制度的普及,使其对城镇居民的影响要大于贫困生较多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