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2017-09-17 01:5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及其现实启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公平分配理论的继承
摘要: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公平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的国情与特色。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精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实践性、独特的创造性。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
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人们由于社会背景、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公平有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利益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念。面对社会转型,人们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社会公平问题便构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个年头,在这短短的三十年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方式、机制和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改革之初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传统公平观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以刺激效率,促进增长,形成合理收入差距的新时期公平分配思想。
一、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平问题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提出了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思想。
1.以按劳分配为主: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基础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因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生产力水平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原因,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但是,究竟如何坚持这一原则,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坚持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它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的主体分配原则相对立的。平均主义实质上的不公,是导致效率下降的症结,为此我们曾付出沉重的代价。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邓小平同志早已注意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特点。他认为,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将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中,实行不同的分配形式。但始终应该坚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
2.共同富裕: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本质
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是对社会主义主体间交往关系的一种评价。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关注公平分配问题或者说“共同富裕”问题。他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公平问题将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邓小平同志认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才能持续发展。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原则的高度,反复强调。1992年南巡讲话时,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突出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以往剥削制度的最根本特点。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下,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同两极分化相对立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我们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基础,但并不是说不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共同富裕和两极分化是根本对立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逐步消除和避免两极分化,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平分配观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