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评

2017-09-17 03:1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评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可分为两大时期,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
     摘要: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可分为两大时期,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来划分的。新中国建立初期,选择了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曾经取得空前的成功,也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1978年,我国的经济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但是,否定计划经济不等于能够否定计划经济时代所创造的经济基础。因此,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创造的公共经济基础是改革开放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公共供给取向;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整体视角;历史评价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60年的经济发展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对后一发展时期,人们的评价比较一致,而对前一发展时期人们的评价存在较大分歧,甚至长期存在一种非历史主义化倾向。其实,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简单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这种条件下,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惟一的选择。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看,强化公共供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公共供给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前提条件,公共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有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和后劲。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很少过早地将市场化改革引入公共医疗和教育等公共领域。一方面基于政治考虑,另一方面基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外部效应理论决定了公共产品的投资应由政府来承担。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模式曾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1978年,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但否定计划经济不等于否定计划经济时代所创造的经济基础。本文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历史评价。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一、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适应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相当落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这不仅要以公共供给为取向,而且必须借助计划经济手段,选择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一)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很低。农业总产值占70%,工业总产值占20%,而现代性工业产值仅占10%。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1949年,全国平均亩产粮食仅为71公斤,棉花1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棉花O.8公斤,油料4.73公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农田基本建设设施落后,长期失修,水旱虫等自然灾害严重,整个农村经济日趋衰败。在工业经济方面,从总量看,中国工业产量与当时先进国家工业水平的差距至少在100年以上。1949年,现代工业的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1949年,现代工业的产值为人民币79.1亿元,工场手工业为28.7亿元,个体手工业为32.4亿元,农业为325.9亿元。因此,现代工业与工场手工业合计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1%。该统计不包括农家副业和自给性手工业。在教育方面,中国的教育状况极其落后,1946年,平均每千人口中高等学校仅为O.3人、中等学校4人、小50人。1928年至1947年,高等学校生累计仅为18.5万人,其中,工科3.2万人,财经科1.9万人。在人民生活方面,严重经济危机的直接后果是人民生活的极度恶化,城镇失业人数大量增加。1946年,上海失业工人30万,占产业工人的40%;北京失业工人10余万人;重庆失业工人6万人;昆明失业工人5万人。许多市民家中无隔宿之粮,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面对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的旧中国,通过一般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很难快速改变经济状况的。对刚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显然,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惟一选择。
    上一篇:城乡结合部土地流转问题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