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湖南工业行业集中度的变化分析

2017-09-20 01:25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湖南工业行业集中度的变化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所谓产业集中,是指在整个运行的范围内,大积聚和组织生产要素在整个
   所谓产业集中,是指在整个运行的范围内,大积聚和组织生产要素在整个部门全部经济资源中所占比例增大的现象,也就是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量在整个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的现象。按照传统产业组织,集中是决定市场结构,从而市场中的企业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所以,对有关产业集中及由此出现的大企业的,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告首先概要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大企业的独特作用及其产业分布,然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对90年代以来湖南工业行业集中度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揭示大企业在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独特优势,并试图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部分省市的对比,和剖析湖南在企业规模结构与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分析行业集中度与行业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探讨工业行业集中度的合理水平,研究进一步优化湖南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政策措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低,本报告的最新数据以1999年的为主,从分析工业集中度的中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对研究结论并无大的影响。

一、大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

大企业的兴起是二战之后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一般地说,大企业是指那些规模巨大,销售额和资产额等经济指标在一定区域内名列前茅的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序,向来被认为是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一个晴雨表,也是全球企业的大比武,入选企业无一不是实力雄厚、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因而入选500强又被形象地称为加入“富人俱乐部”。由于其规模庞大,这些企业不仅在本国,而且在世界经济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综观这些企业的发展,它们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十分独特的作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大企业是工业化的支撑和推动力量。因为企业规模庞大,其销售额和资产额远高于中小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对工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带动作用。据统计,1994年全球500家大企业销售总额为10.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GDP总和的40.6%;美国151家大企业销售总额为2.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44.2%;日本149家大企业销售总额相当于GDP的82.9%。许多大公司的销售额甚至超过一些中等发展家的GDP。因此,大企业是工业化的主力军和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

2、大企业是其所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支柱产业发展的集中体现。大企业的实力不仅体现在整体经济影响力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产业部门的经济质量。如汽车工业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而美国汽车生产高度集中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公司。韩国70年代推行重化工业化战略,积极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工、汽车等重化工业,其重化工业化进程基本由现代、三星、大宇、乐喜等大财团完成,而这些企业也在工业化进程中迅速崛起。

3、大企业是世界先进技术的开发者、生产者和推动工业化加速的技术创新集中地。大企业为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利用本身资本雄厚、设备齐全和人才众多等优势,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无数的发明与革新都在大企业中产生,许多新产品也由大企业生产出来。例如,作为大企业主力的全球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专利技术的80%左右。,世界500强占有国际技术转让约62%的份额,而且在全球每年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中,约71%以上为世界500强所拥有。世界500强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和创新的实力,从其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也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的R&D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从趋势上看,500强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正逐年上升,一般在5%一10%之间。又如,美国杜邦公司在60年代初期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有关化学纤维专利的80%,埃克森研究与工程公司60多年来先后共取得1万多项专利。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4、大企业是各国和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家间、地区间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各国各地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庞大的规模、先进的、全球化的经营和现代化的管理,努力将触角伸展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本国本地区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和分工,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宰者和工业化竞争的领头者。例如,1999年全球拥有6.3万家跨国公司,它们控制着世界贸易的60%和直接投资的70%。

发达国家工业化取得显著成绩,有很多因素,其中重要一点是企业卡特尔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企业卡特尔化成为一种主要趋势,表现出工业化发展对规模经济的要求,没有规模,就无法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如果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产生出一批具有影响的国际性大公司,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而且在国际经济领域内也缺乏真正的影响力。因此,当今世界各经济强国政府大都在工业化过程中,有意识地扶持一批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企业集团及品牌。

二、世界大企业的行业结构特征与地域分布状况

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大企业具有何种行业结构特征与分布规律?通过分析世界500强的交替变化,对此可窥见一斑。了解世界500强所代表的主导产业和行业结构,对于我们在培育国家级和国际级大企业时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启发意义。追溯世界500强的演变,可以发现其明显的结构特征,其主体构成:

一类是工业产业,包括石油、钢铁、化工、汽车及机械制造等。就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各行业在世界500强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二战以来,冶金、采矿、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在500强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冶金类公司1975年在世界工业500强中尚有50家,但进入全球综合500强的仅14家。纺织和采矿类公司日趋衰落,在500强中仅剩3家和1家。另一方面,石油提炼、汽车、等现代工业部门仍然在世界综合500强中占有较高地位,1996年这3个行业分别有31家、27家和26家进入世界500强。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另一类是工业化成熟阶段或“后工业化”阶段迅速发展起来的服务性产业,包括、贸易、通讯等。从1994年到1996年,世界500强中服务业公司逐渐增多,从289家、295家扩大到301家,超过了工业公司的比重。按服务行业来分,1994年至1996年,世界500强中,商业银行从59家增加到69家,保险公司从52家增加到57家,批发零售公司从57家减少到55家,通讯邮政从28家增加到30家,贸易保持22家不变,综合金融、证券、储蓄从11家减少为9家,娱乐和酒店从3家增加到8家。随着经济发展对现代化服务的需求提高,服务业公司将继续保持高于工业公司的速度增长,在世界500强中的比重还会有所提高。

从区域来看,大企业的分布也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直接结果。欧洲是19世纪世界工业化发展的中心,战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基本稳定,因而欧洲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数基本维持在150至170家之间。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兴起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由北美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数不断上升,从1971年的55家增加到1996年的151家,而北美地位相对下降,大企业数也随之减少。具体分析,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在世界500强中企业数最多,到1962年仍有301家,超过其他国家之和。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等东亚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大企业数显著增加。从1962年到1990年,日本500强企业数由31家增加到111家。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大企业也迅速崛起,在500强中从无到有,1976年进入第1家,到1996年已达13家。同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500强中的大企业数也逐渐减少。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状况明显好于日本和西欧,其在世界500强中企业数逐渐有所回升,从1995年到1998年,企业数分别达到153家、162家、175家、185家;日本则从141家、126家、112家降至100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湖南工业集中度的变化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工业化进程中湖南大企业的发展情况,必须和分析湖南工业集中度及其变化。集中度即集中的程度,一般用市场中较大的企业、消费者所占的市场份额的大小来表示,集中总是针对特定产业或市场而言,从它所反映的市场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前者是整个工业作为一个整体时的集中度,后者是指工业中某个具体行业的集中度。按照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成果,很多指标可以衡量工业和行业集中度的大小,如集中率CRn、赫希曼.哈菲德尔指数、大中型企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等,本报告拟采用后者来表示我省工业行业集中度的大小。

1、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根据生产规模大小,通常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具体划分中,各个国家的标准并不一致,有的以产品产量为标准,有的以销售额为标准,有的以职工人数为标准,也有的以固定资产价值为标准。我国现行企业规模分类主要根据企业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两个标准来确定。①凡是产品比较单一的行业,以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标准;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以其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来划分。②凡产品种类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有些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企业,则往往同时采用上述两个标准。

大中型企业在我省工业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99年,大中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的68.4%, 从资产倍率的变动来看,大中型企业的平均资产大约是全省全部工业企业平均资产的 535.3% 。从利税总额看,大中型企业占全省全部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81.1%,其平均利税额是全部企业平均利税额的 638.0% 。这说明大中型企业在我省工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些数据同时也表明,它们是我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用大中型企业在独立核算企业中的比重的有关指标,作为衡量我省工业行业集中度的现状和变化程度的标准是合适的,通过对大中型企业有关指标的测定,能较好地反映工业集中现象及对湖南工业化水平的影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湖南工业整体集中度的变化分析。分析工业集中度的变化态势,有助于了解工业组织的基本状况及其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本报告主要采用大中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在职人数在工业中的比重等指标来考察90年代以来我省工业集中度的变化情况。这里的工业集中度=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指标/全省工业相应经济指标。

3、湖南工业内部各行业集中度的变化分析。90年代以来我省重工业和轻工业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集中,但轻重工业内部各行业以工业总产值计算的集中度的变化则不尽一致。

①采掘工业集中度下降。除了煤炭采选业从89年的34.1%上升到52.34%以外,其它行业如有色金属矿采业、黑色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采业、其它矿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的集中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黑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集中度下降幅度较大。

②部分加工工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集中度上升幅度较大。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集中度分别从1989年的97.30%、46.40%、52.1o%上升到1999年的99.26%、61.35%、56.08%。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业、文教用品制造业的集中度则从1989年的19.3%(1992年)、11.2%、92.3%、26.2%、1.2%上升为31.1%、53.3%、99.8%、41.6%、16.2%(1996年)。

③部分传统工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化纤、塑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冶金、有色冶金业的集中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从1989年的78.2%、13.5%、27.8%、81.8%、78.1%、56.8%下降为1999年的67.7%(1997年)、10.9%(1997年)、25.9%、81.5%、62.2%、56.2%。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及纤维业、木材加工及竹材加工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业的集中度也呈下降态势。从工业大类行业来分析,具有较高生产集中度(以1999年工业总产值集中度为标准)的工业行业依次为:烟草加工业(99.5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99.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4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5.33%)、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2.90%)、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6.70%)、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61.35%)、橡胶制造业(59 .05%)。而基本上没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或者说工业生产分散度较高的工业行业也较多,主要是:黑金属矿采选业、其它金属矿采选业、皮革及其制品业、服装及纤维业、木材加工及做藤业、家具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用品业、其它制造业、煤气生产供应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集中度变迁过程中的结构转换分析

1、分析我省大中型企业所有制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到,在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省国有经济比重逐渐下降,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生产要素正向非国有企业倾斜和转移,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正在出现积极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湖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1990年,全省独立核算企业中,有大中型企业509家,其中国有企业488家,占95.9%;集体企业18家,占3.5%;其它类型企业仅2家,占0.4%。到了1999年,大中型企业的数目达到612家,增加了20.2%。在这612家大中型企业中,国有企业下降为457家,占74.7%;集体企业增加到40家,占6.5% ;股份制企业 146家,占23.9%;外商投资企业10家,占1.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单一国有企业在大中型企业中的数量在减少,而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却大幅度上升。特别是股份制企业上升达20%,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发行新股、配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经济实力和在大中型企业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强。

2、分析我省大中型企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到,90年代以来我省资本密集型的重型工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到世纪之交这种结构转换特征更加突出。1990年重工业中大中型企业的集中度(以工业增加值为标准)为57.3%,1999年提高到61.08%,1990年大中型重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40.8%,而1999年上升到52.72%。1990年轻工业的集中度为57.4%,1999年上升到68.30%,大中型轻工业企业中职工人数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则由1990年26.1%提高到1999年的40.88%。这和湖南工业集中度的变化基本吻合。在大中型企业中,资本密集型的重型工业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突出表现在:1999年大中型重工业企业达到了417家,在612家大中型企业中企业家数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68.1%和67.2%,而轻工业企业家数和工业总产值分别仅占31.9%和32.8%。从大中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的地位来看,1999年,全省大中型重工业企业单位数仅为独立核算重工业企业的7.0%,但这些大中型重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加值、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全部资金及利税总额,分别为全部独立核算重工业企业的58.4%、64.2%、52.8%、68.4%、81.1%。大中型轻工业企业单位数仅为独立核算企业的3.0%,但这些轻工业企业的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全部资金及利税总额,分别为全部独立核算轻工企业的 14.2%、10.4%、7.1%。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分析我省大中型企业市场竞争结构的类型可以看到,我省80.5%的行业处于低集中度竞争型和非集中竞争型两种结构形态,只有不到20%的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集中度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通过对工业行业集中度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考察各个行业市场竞争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各行业集中度的大小和各行业大中型企业的数目,大致可以将我省的工业行业划分为四种市场类型:即极高寡占型、高中寡占型、低集中竞争型、非集中竞争型。(1)极高寡占型主要指集中程度高,所在行业大中型企业较少的行业,我省只有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属于这种行业。(2)高中寡占型主要指集中度高,所在行业大中型企业数目也较多的行业,我省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属于这种类型。(3)低集中度竞争型,这类行业集中度低,但大中型企业数目较多。我省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等9个行业属于这种类型。(4)非集中竞争型,这类行业集中度低,而且大中型企业数目较少。我省木材加工及竹滕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造业等近20个行业属于这种类型。

五、湖南工业企业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及部分省市的比较

对于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的湖南来说,将湖南的大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显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湖南大企业的发展仍处于萌芽时期,不可比因素太多。五百强评选主要标准是营业额大小,但是真正要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世界之强,不能光看营业额,还要看其资本总额、资产质量、市场规模、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湖南企业与世界500强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规模小、效率低,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弱,三是国际竞争力普遍低下。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湖南企业也表现为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分散,化分工不明显,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企业竞争力较弱,这是当前湖南产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工业集中度比较

从工业集中度水平来看,1997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数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的5.11%,而湖南只有3.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6个百分点,以大中型企业数衡量的工业集中度在中西部地区19个省市区中排第17位,比周边的湖北、安徽分别低1.73和0.66个百分点,仅高出江西和西藏两省区。全国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7.2%,而湖南只有4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在中西部地区排第16位,仅分别比西藏、安徽、江西高40.3、0.6、0.1个百分点。从其中大型企业的情况来看,湖南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3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在中西部排第15位。

2、工业企业平均规模比较

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是衡量地区工业规模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在地区工业行业结构和化水平大体相同的条件下,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越大,说明该地区工业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将湖南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平均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可以看到,1997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平均规模为1459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规模为423万元,资本金平均规模为58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平均规模为849万元,实现利税平均规模为123万元,而湖南的相应指标为759万元、249万元、259万元、479万元及66万元,分别仅为全国平均规模水平的52.02%、58.87%、44.27%、56.42%、53.66%。湖南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资本金、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及实现利税指标的平均规模在全国分别排第28、29、30、30、25位,这些都说明我省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仅为全国平均规模水平的一半左右。

从大、中、小型企业分类角度,对全国各省市区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999年,湖南省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排全国第13、14、13位,但企业平均产值规模分别仅排第26、29、20位,说明我省企业平均规模相对较小。事实上,湖南大型企业的平均规模只有全国平均规模水平的75.1%,中型企业的平均规模只有全国平均规模水平的54.6%,小型企业的平均规模只有全国平均规模水平的62.9%。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六、关于工业行业集中度的理性思考

工业集中是伴随工业化过程的一种突出的现象和必然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工矿企业中,资产在10亿以上的巨型企业,1901年只有美国钢铁公司1家,1948年已经有12家,1960年增至29家,1970年已经达到109家,1987年为206家,1982年已经增加到257家。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工业总规模的增长速度。60年代,美国制造业出现资产达百亿的大公司,1980年已经达到19家,近年来又出现了上千亿的大公司。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存在集中的趋势以及必须向集中化方向发展。因此,从实证角度来探讨工业行业集中的合理程度显得尤其重要。

1、从全国工业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关关系来看,大中型企业比重越大,其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一般说来,企业经济效益与其生产规模的大小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石油开采及加工、钢铁、电力、汽车制造、化工、电子及通讯设备、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即使是在一些轻纺和建材行业,如棉纺、啤酒、水泥等,也往往存在着最小合理经济规模。

湖南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税率都呈大高、中低、小中的格局,即大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小型企业高于中型企业。这是受规模报酬递增规律和工业制度创新双重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由于国家实行“抓大放小”政策,大型和小型企业的所有制改造明显加快,其经济活力得到了较大的发挥。相反,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还是在所有制改造方面,中型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

通过计算全国各省区市工业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相关系数可知:在全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中,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大中型企业比重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小型企业比重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大中型企业比重越大,其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亦真。企业亏损率和资金利税率则与工业企业规模之间不存在具有统计意义的线性相关关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通过可知,在现有条件下,的规模结构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亏损面有着重要的,而对工业资金利税率和企业亏损率则影响不大。这一方面说明了,我省大型企业大多是一些“大而全”的国有企业,其活力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将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制度创新、新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而不单纯是企业总体规模的大小。 

2、从湖南工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相关关系来,总体上工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我们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工业总产值计算的湖南工业集中度和以产值利税率计算的利润率,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计算,得知90年代以来湖南省工业集中度(工业总产值)与利润率(产值利税率)的相关系数是0.732,显著相关。因此,粗约地讲,提高我省工业集中度将有利于提高利润水平。尽管由于统计口径的限制和样本取值的不同,大企业的衡量标准和工业集中度率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可比条件,但这一结果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水平与工业集中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从工业行业集中度的全国比较来看,湖南只有31个行业有大中型企业,在这31个大类行业中,湖南有一半以上的行业集中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以全国39个大类行业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则我省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都有待提高。按工业总产值计算,1999年我省仅有14个行业生产集中度高于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均低于全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个行业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黑色冶金、有色冶金、普通机器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品、自来水生产供应业。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我省没有企业外,其余24个行业我省要么没有大中型企业,要么大中型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判断,我省大部分工业行业的生产集中度都亟需提高。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4、从工业行业集中度的合理性来探讨,一般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重工业的集中度要高于轻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中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工业中加工工业的集中度要高于原材料工业和采掘业。行业集中度合理标准的确定比较复杂,不是每个行业的集中度都越高越好,有的行业集中度高,有的行业却需维持在较低水平才能保持其良好的竞争性和灵活的市场适应性。一般说来决定行业集中度合理与否最主要的因素,是该行业的规模经济性、市场的结构和总体规模。规模经济性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扩大而带来的产品成本(平均长期成本)降低的经济性,市场结构主要指卖方结构或者供给结构。 

合理的工业行业集中度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的: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的整体集中度即工业集中度选择的合理标准和具体每个行业集中度的合理标准。如果工业集中度过高,可能带来垄断从而影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过低又无法达到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目的。行业集中度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行业本身常如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市场的总容量、产品差异化、进入障碍等因素,具体的行业有相应的合理化标准,分散与集中的均衡取决于行业本身的特点。 

根据有关学者对产业集中度合理标准的成果,结合我省的产业状况可以看到:我省工业整体集中度偏低,和国外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集中度的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工业集中度仍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国外一些学者研究指出,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大企业将成为行业的主要成长点,行业的成长速度将逐步低于大企业增长速度,从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将不断上升(上升的幅度不同行业将有所不同)并稳定在一定水平。 

而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水平与工业集中度之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性,即集中和工业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考察不难发现:集中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而集中度的高低又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快慢。所以,湖南省从工业化的中期向高级阶段和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一种必然的政策取向,即通过扶持一批特大型工业企业,给予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政策支持,从而提高工业集中度,促进工业化加速。当然企业的兼并、重组、合并也是提高工业行业集中度的重要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地位的下降,这种方式应该逐步成为以间接方式为主要经济调控手段的政府的主流政策选择模式。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七、加快调整湖南工业规模结构的对策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将是一个由大中小型企业合理分工、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系。从目前我省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大都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水平和市场适应性。从大企业来看,1996年世界最大100家公司销售额都在280亿美元以上,其中前10家都在1000亿美元以上,1995年我国前100家工业企业销售额为8206亿元,合982.7亿美元,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年销售额的58.4%,而1999年湖南全省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仅为1366.59亿元,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年销售额的9.7%,单纯从大型企业的规模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今后,我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重点是要通过工业制度创新和资产重组,逐步建立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的规模结构体系,以改变目前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不合理状况。为促进全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合理化,各级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在政策上逐步加以引导。 

1、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影响产业有效集中和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要以产权改革为切入点,重塑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微观主体,使企业具备不断追求规模经济、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内在动力和压力。 

――大力推进所有制改革,壮大发展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放开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总体上来讲,省级今后要围绕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抓好属于全省主导产业中的若干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对于地市一级,应集中力量重点抓好3-5个国有大型企业,其他中小型国有企业全部放开;对于区县一级,则尽可能不要保留纯国有企业,能改则改、能卖则卖。各地区应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能够吸收较多的劳动力和体制灵活的优势。对现有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应按产业部门和性质分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放掉”。也就是说,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以产权制度的改造为中心,把这些企业或者改造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者转卖给私人和外商,少数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要坚决实行破产。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完善、有序的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目前我省虽然大中型企业比重不低,但由于这些企业分属中央和地方不同部门管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现象十分普遍。为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经济优势,应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依靠市场经济手段,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限制,打破区域封锁、市场分割和不合理的行业壁垒,实现资源在各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商品市场,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逐步实现产权和人才的自由流动,减少不合理的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尽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企业办社会的。使资源能够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有效地进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配置,从而为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当前,特别是要加快构建和完善湖南的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合并。产权交易市场为产权的流动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平台,不管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股份制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都可通过这个平台自由地进行产权交换。目前湖南的传统产权交易成交额小,而技术产权交易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如果我省能以技术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契机,带动实物资产和股权为标的的产权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产权交易将更加方便,有利于我省工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2、确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加大对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支柱产业的集中度。过去几年,我省重点扶持了冶金、机电、石化、建材、食品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通过择优扶持,增加资金投入的数量和增强技术改造的力度,扩大了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部分行业集中度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更不用说和国际比较了。过低的产业集中度,显然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建议“十五”期间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对我省产业组织结构进行分类指导。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支持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中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尽快扩大生产规模,二是要形成规范有效的竞争秩序,防止过度竞争。基本原则是“扶优扶强、协作互补”,即让大企业更大、更强,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集中,与之协作的小企业则要更专、更多,以形成最大可能的竞争局面,通过扶持优势企业来带动和引导整个产业内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密切企业间的生产联系,提高化水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坚持分类指导,促进不同类型企业健康发展与壮大。对具有垄断性质的产业,在新建、扩建、价格、企业规模等方面,必须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对于规模效益显著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如石化、钢铁等,以及技术可分性强、化效益明显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如家电、汽车、机械等,要着重于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保持相当规模,指导合理分工;对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需求量大、供求弹性高的轻纺工业如食品、造纸、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要鼓励平等竞争,同时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和产业集中度。 

――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企业规模结构体系。一方面,要继续充分发挥湖南的资源禀赋优势和潜力,促进企业的集中与合并,通过兼并、联合等多种手段,加强与跨国公司、国内大公司、大企业的合作,积极壮大和发展大型和特大型工业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新兴产业和高产业的生产集中度。特别是面对加入WTO,省内的大企业要加强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大企业的合作,促使湖南的大企业尽快形成生产的最佳规模。同时,政府对大企业同科研机构的合作应给予帮助,应适当提高大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R&D)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同时应在工业生产中普遍强制采用和推行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在市场集中程度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中,应加快专门化生产体制的形成,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为沿海和本省大工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优势,充分吸收剩余劳动要素,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小企业对劳动要素的吸纳偏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企业规模结构演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对于减轻经济发展中的压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务之急是湖南小企业的人员素质不高,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偏低,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强小企业职工的技术和鼓励大企业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大企业,有意识地选择一定数量的小企业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促使它们向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快培育湖南的国家级大企业,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经济航母”。大企业崛起的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会出现一批国家级和国际级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湖南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措施,加快培育自己的国家级大企业,是我省面临的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大企业发展的状况,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力争在5至10年的时间里,使我省进入“国家队”(即进入全国工业500强)的大企业数达到20家以上。为此,建议省政府成立抓大领导小组,制定抓大发展战略,明确培育和发展国家级大企业的总体目标、阶段任务、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培育我省的国家级大企业,不同于一般的“抓大放小”,应采取特殊的战略,其核心是: 

――实施重点攻坚战略。在全省200多个大企业中,根据一定条件,重点选择30家左右的大企业或大集团,在政策上全方位地给予重点扶持。入选企业一是要有一个具有现代经营思想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经营班子,二是要有若干个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拳头产品,三是要具有一定的跨省经营和跨国经营的基础,四是要具有良好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同时,每个企业要以跻身全国500强乃至全国100强为目标,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使我省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队”行列。对列入重点名单的企业要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并建立重点企业淘汰机制和吸收机制。 

――实施政府扶植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战略。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行业、部门和地区分割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需要有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来促进国家级大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只要是以市场为导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大企业,政策上就应该向其倾斜,以加快其成长壮大。但是,政府扶持政策的立足点,要从单纯的财税优惠,转到促进大企业集团竞争能力培育和改善企业集团的运营环境上来,为企业增强融资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资产运作能力创造条件。大企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自我扩张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实施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世界大企业发展的表明,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是后起国家企业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我省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培育出一批国家级大企业,必须采取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一是起点要高。既要瞄准当代世界大企业的先进水平,更要动态地把握国际大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只有在高起点上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要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资产经营、跨国经营和集约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通过资产经营实现外部扩张,通过跨国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集约经营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把各种经营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努力打造“经济航母”,开辟出一条湖南大企业后来居上、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新路。 

八、湖南企业规模结构及工业集中度变化的趋势展望 

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资源在我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分散化的迹象。相反,1989-1999年间,我省工业整体集中度呈上升趋势,其中重工业、轻工业的行业集中度都略有提高,虽然采掘业、原材料工业集中度出现下降,但加工工业集中度上升趋势明显,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工业的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变化,充分反映了湖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规模与生产集中度均呈有效的上升趋势,而且这一趋势今后也将继续发展下去。虽然现阶段我省的工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如1979年美国仅占企业总数3.0%的大企业,创造了整个工业产值的70%,而目前我省占企业总数12.78%的大中型企业创造的产值仅占整个工业的58.43%。说明我省工业集中度提高的余地仍然很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一般说来,在大中小并存的企业规模结构中,各种规模的企业在不同的层次上投入工业经济活动,可以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和经营实力,承担重大开发项目和建设项目,并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中小企业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新技术,不断更新产品,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与国际国内工业发展态势相比,湖南工业企业规模水平和生产集中度仍然偏小,美日德等国在70年代初期以销售额计算的100家工业集中度已经达到30%以上,其中联邦德国甚至达到45%以上。而目前湖南的特大型工业企业只有一个,众多大企业的规模还没有达到利用规模优势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水平。因此,从发展趋势来分析,在企业规模大型化的同时,要有重点地推动主要行业的大型企业进一步向特大型企业发展。而对中小工业企业而言,按照国际企业发展趋势,在工业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进程中,中小企业的个数不宜过小。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其中100人以下的企业占98.1%,1人至19人的占89.3%。对于湖南这样一口大省来讲,中小企业具备相当的数量基础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可能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的能力,另外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创新上也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如美国科技发明的50%以上来自于中小企业。但湖南工业企业的人员素质均有待提高,如湖南大型企业中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仅占5.85%,中型企业中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仅占3.22%,小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重更低。 

此外,纵观90年代以来宏观环境的变化可以发现,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工业集中度的提高。结合我省工业化的进程来分析,“九五”后期,湖南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未来10到20年内,将是我省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发展与结构转换任务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工业集中度向合理化水平发展的重要阶段。从环境因素来看,我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使市场经济体制更为完善,人均收入水平和综合省力将大大提高。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湖南经济将会走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国际经济依存度将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湖南产业组织结构通过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必将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各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将更加合理,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将更为有效,产业运作效率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大型企业进一步扩张,且将越来越集中于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在重点发展的各个主导产业中,将会产生相当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能力、能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间的经济、技术、资金联系将进一步强化,“小而全”现象将有可能得到明显改变。龙头核心企业会真正成为加工组装完整产品的主体,形成具有一定高度和水平的规模经济,集中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分散的中小企业则基本实现“小而专”,主要为大企业提供配套的化零部件,基本形成高度系列化、化的分工协作体系。工业生产的集中度、企业的规模构成、化协作水平和工业经济效益都将有一个大的提高。 
    上一篇:西北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