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原因分析

2017-10-16 04:3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原因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并为之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未有效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方面说明政策的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刚性,分析存在这种刚性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软化对策。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刚性;软化对策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理论
  
  “二元经济”最初是由伯克(Boeke,1953)提出的,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资本主义部门。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性系统的理论则出自于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Lewis,1954),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状况。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在最低的工资水平下提供劳动,存在无限的劳动供给,农业生产率低,技术水平落后。而在现代工业部门,生产率高,工资率比农业部门高,从而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会推动现代工业部门继续扩张,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会促使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并逐步与现代工业部门一致,此时经济的二元结构将消失。由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存在与发展中国家现实不一致的“理想化”的现象,此后的经济学家费景汉、拉尼斯(Ranis,1964)、乔根森(Jorgenson,1967)、哈里斯特和托达罗(Harrist,1970)等相继修正了刘易斯假设,并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拓展,但是这些拓展都难掩刘易斯模型的光辉。刘易斯模型比较简单明了地刻画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情景,是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发展阶段的客观描述,是分析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经典模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促使二元经济结构消减,这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提供的基本路径,这对认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按照刘易斯模型的刻画,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客观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工资率方面的差别都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作注解。但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表出明显的结构刚性,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速慢,农业劳动力的转换速度严重滞后于产值的结转换速度。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中国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中,且二元结构很稳定,结构差距依然严重,转换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元经济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是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结构变动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出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这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改革开放以来到1985年以前,农业结构滞后于产值结构的程度在减轻,而后却在波动中逐步提升,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困难。从工农业产值构成看,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然而从结构来分析,到2002年,中国的第一产业人员仍占劳动力份额的1/2,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严重偏离,说明劳动力在社会各个产业之间的转移还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同时也表明不同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表现为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二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都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渐进的结构演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则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表明,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与此相反,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特点。中国产值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印度等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中国结构中第一产业份额过高,又和第三产业份额过低直接相关。
    上一篇: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