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华FDI的区位选择及对中部引资的启示

2017-10-17 01:0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在华FDI的区位选择及对中部引资的启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经济一个显著的特征就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经济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lment)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中部六省所占的比重却仍然很低,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流向了东部。在对FDI区位选择与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论证了中部地区所具有的优势,从而得到关于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引资方案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FDI;区位选择;中部地区;启示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世界都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随着逐步放宽的政策限制。各种约束和壁垒的减少,显著改善了的投资环境,稳定的政治局面,以及中国所具有的潜力巨大和快速成长起来的国内市场等等,这些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对FDI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前5个月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达到42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上升了55%。然而,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也在引资增多中日益显露出来。由于中国对外开放是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陆地区推进的,加之地区投资环境的差异,FDI在东部地区大量聚集,并由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部地区还不能简单照搬东部地区的引资策略,而要根据自己的不同优势,制定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
  
  二、FDI区位选择理论和影响因素简析
  
  自海默(1960)在理论上开创了以FDI为研究领域以来,FDI的区域选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同的研究角度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观点。区位理论学派认为,FDI倾向于流向那些靠近原材料、市场容量大、劳动力丰富和产业集聚的区域。国际贸易学派强调的是区位要素禀赋的影响,他们认为,FDI一般会在技术偏好和资源察赋相似的国家之间流动,从具有垄断优势企业所在国流向贸易壁垒高丹直接投资壁垒低的国家。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则认为,FDI流向的是具有不同投资环境和市场结构差异很大的国家。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 H.Dunning)在借鉴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贝克尔一卡森的内部优势理论和沃宁的区位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现在在国际投资区位理论上仍占主流思想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同时拥有了下面三种优势,就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指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国外企业的特定优势,并且这些优势是排他性的和可进行跨国界转移的。(2)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指可供投资的地区在某些方面比较优越。(3)内部化优势(Internal advantage),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邓宁的OLI理论。这三大优势的不同组合也决定了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的投资模式,决定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类型、行业和地理分布。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使得FDI的聚集效应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他认为,聚集效应的关键是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规模经济;聚集能导致生产某一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进而产生递增的规模效应:FDI的聚集效应体现在增量FDI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的FDI存量的影响,即当某一地区的外商资本控制的厂商越多。新到的外商就会更倾向于投资该区域(许罗丹、谭卫红,2003)。
  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魏后凯等(2002)用1992和1996年的数据,对中国FDI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力度在不断加强,而其他的因素如资金配套能力、经济开放度、地理位置等的影响力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弱。刘荣添、林峰(2005)利用1986-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差异因素进行PanelData同归分析。他们认为,在这一阶段中影响中国这三个地区FDI的因素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杨晓明、田澎、高园(2005)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1995-2002年中国178个城市的FDI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的选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认为,这四个主要地区的FDI选择模式各有不同,表现在:聚集效应在环渤海地区不明显;教育水平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影响显著,但在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工资成本已经开始对长三角地区的外资分布产生影响,但在其他地区不显著。
    上一篇: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新趋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