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州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因探析
2017-10-17 02:35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湖北民族州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因探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
【摘 要】
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
现代服务业是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分析州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寻求特色产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贸易服务收入稳定增长
2007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4亿元,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3.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2.37亿元,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57亿元,增长19.8%;其他行业零售额3.00亿元,增长54.5%。运输服务业务量增长,全社会客运量比上年增长7.7%,旅客周转量增长13.0%;货运量增长13.4%;货物周转量增长11.2%。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收入达25.26亿元,占第三产业总值的31.1%,比上年略有上升,贸易服务收入稳定增长。
(二)产品外贸出口特色突出
2007年,全州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4101万美元,增长12.8%。出口特色产品包括食用植物、莼菜、薇菜干、茶叶、绿茶、中药材、纺织品、医药原料、金属硅等9类20余个品种。其中,金属硅、中药材、医药原料、绿茶、茶叶等品种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486.7%、125.3%、59.8%、7.6%、7.4%,突出了州域资源开发特色与产业比较优势。
(三)
旅游业务收入高速增长
2007年,全州加快旅游业发展,新增国家2A旅游景区6处,星级饭店9家,旅行社5家,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7处。全年旅游外汇收入429.05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74亿元,增长62.8%;累计旅游综合收入17.53亿元,增长62.3%。旅游综合收入占第三产业总值的21.6%。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四)
金融保险业务不断扩展
2007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1.97亿元,比年初增长22.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7.46亿元,比年初增长20.0%。年末全州有各类商业保险中心支公司10家,分支机构175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五)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兴盛
2007年,全州有广告经营单位93家(其中广告公司36家),从业人员800余人,实现广告经营额3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以上;电信通讯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信息服务、电脑农业、软件技术应用、互联网运行、
网络营销等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效益增长活力。高新技术服务产业综合收入额占第三产业总值的15%以上,是州域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柱力量。
(六)民族文化产业效益初显
2007年,全州广播电视收入5778.32万元;印刷复制业务收入1.9亿元;报业收入4000万元;9个
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完成演出1743场,文艺演出收入264.4万元;图书音响制品年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民族工艺产业总产值已达1500余万元,上缴收税40余万元。上述收入占第三产业总值的5%以上,已成为全州民族文化产业中的主要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七)非营利性服务比重上升
2007年非营利性服务收入达3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收入额占第三产业总值的38%,比2006年的37.9%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总值中,营利性服务收入占62%,比2006年约有下降。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投资拉动
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一二产业,从而拉动产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在投资完成额中,第一产业投资7.85亿元,增长42.3%;第二产业投资54.45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投资53.79亿元,增长46.1%;每亿元投资分别实现三产业增加值1.51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12亿元。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