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构建郑州服装产业集群的思考

2017-10-31 06:2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对构建郑州服装产业集群的思考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郑州女裤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国的知名度逐渐提高,
     摘 要:郑州女裤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国的知名度逐渐提高, 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很多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忽略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资金来源单一;研发人才缺乏;产业链不完善等。郑州的女裤行业要想阔步前进,相关各方必须踏踏实实地进行一些有力度的新构建:尽快打造郑州服装工业园区;完善产业链条,重振轻纺城市雄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关键词:郑州;女裤;产业集群
  
  1 郑州女裤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1.1 能够形成规模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能够形成工业园区,利于各企业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共享,易形成相关的配套化市场,原材料和产品能达到规模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集群内企业信息交流快,有较强的效应,企业能更好的掌握市场动态,跟踪前沿领域,促进创新;集群创造的竞争优势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投入女裤产业,推动该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1.2 能够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
  以女裤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会推动其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如面料基地、化纤基地、纺织服装机械产业集群等,带动为其服务的物流业、金融担保业、信息、技术、人才、外贸、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企业、地区间产业相互协作,加速产业集群的对外扩张,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提高。
  1.3 能够打造“郑州女裤”品牌
  产业集群是区位品牌的象征,比如瑞士的手表、巴黎的时装等。特色产业集群本身在本产业方面的声誉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能够把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联结成较紧密的团体,集群内企业相互产生影响,从而形成集群加速发展的趋势,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作用通过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系列化服务,有利于加强区域的品牌效应。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郑州女裤产业能够集群的优势
  
  2.1 商贸优势
  郑州市服装批发零售从业人员有近30多万人,18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年营业销售额高达450亿元人民币。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美好前景使企业认识到,服装产业要形成一种态势,走向繁荣,就要重视本土服装品牌的集群效应,让服装产业和商业贸易互相促进,才能实现完善的产业格局。
  2.2 资源优势
  郑州是国家四大重点纺织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郑州的棉纱及面料的生产能力位居国内前列,这无疑为郑州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纺织专科学校等大批高等院校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这对于求贤若渴的郑州服装业来说,缓解了品牌发展的后顾之忧。
  2.3 区域优势
  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郑州女裤加工企业,如今已经拥有五百多家具相当实力的生产企业,年产量二亿条左右,占全国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五十多,超越广州,覆盖了长江以北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目前,郑州女裤已向武汉、成都、昆明、广州等城市挺进,年销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产品还远销美国、韩国、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数字证明,郑州的女裤业正处于一个展翅腾飞的关键阶段。
  3 郑州女裤产业集群现状及问题
  由于郑州女裤最初市场定位的局限性,以及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侧重对量的追求而忽略其他因素,因此在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后发展缓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品牌、款式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提升。2005年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中,河南纺织服装业整体“缺席”,而享誉全国的郑州女裤也无缘此列。因此郑州女裤要发展必须先理清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搜集整理:

    上一篇: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