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2017-11-02 02:31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浅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改革开放前后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分析,有助于研究半岛城市群的内部空间结构,增强半岛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带动力,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山东半岛城市群尚处城市群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优化半岛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对策建议的探讨,有利于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
  
  一、改革开放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状况
  
  山东半岛古代的三大通商口岸——莱州港、登州港、密州港,一直是中国北方对朝鲜半岛及日本海上交流的主要窗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其中的海上交通线就是从中国山东半岛的东部起航的。山东半岛东部自古就是对朝鲜、日本、俄罗斯的海上交通要道和主要口岸基地。山东青岛胶州沿海的琅琊是中国北方最早的航海港口。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后,也着力发展中国东部的海域。隋唐时代山东半岛是中原地区通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主要门户,整个北方海域的海上交通航线都汇集在胶东沿海地区。明朝时代,“倭”、“寇”经常劫掠侵优中国东南沿海、朝鲜沿海地区,中朝人民深受祸害,中国北方的主要海港也变成了军港,驻守重兵,抵御入侵的日本海盗集团。清朝,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沿海许多通商口岸关闭,海上商贸和文化交往活动冷清下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中韩关系的恢复和改善,山东半岛海上的对日、对韩交通和贸易才真正繁盛起来。
  以上史实说明,在改革开放前,港口经济在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的中心极特征比较明显,港口的兴衰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半岛区域经济的调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来,半岛城市群最重大的变化是逐步确立了“地县改市、以市带县”的体制,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和幅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的经济技术联系有了更大的进展,铁路、公路、海运、河运、航空等各种运输设施逐渐完备,以青岛-济南为轴线的胶济铁路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城市,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基本形成了区域城市群所必需的发展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截至2000年底,全省原来的9个地区全部改为地级市,并先后增置了地区级的东营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济南、青岛两市被确定为副省级市。仅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行政边界看,它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八市,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 897万人。
  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内拥有青岛、济南两个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拥有对外口岸——青岛港、烟台港、威海港等外贸港口及济南遥墙、青岛流亭两个国际空港;胶济铁路、蓝烟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等区域内密集的交通干线构成了城市带内的发展走廊。交通走廊两侧人口稠密,并且分布有较多的大中小城市,如淄博、潍坊、胶州、胶南、蓝村等。青岛雄厚的经济实力、中心枢纽港地位及对外开放前沿口岸使青岛成为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首位中心城市。同时,由于济南市是省会城市,在政治、文化和管理中心职能不断发展的同时,经济职能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在城市带经济发展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济南成为与青岛遥相呼应的内陆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独特的双中心结构,这也符合港口城市——内陆中心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专门化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半岛城市群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胶济铁路沿线(包括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和沿海产业带(包括日照、青岛、威海和烟台)两条重要的工业走廊,并出现了重要的产业基地城市。这两条交通和产业相对集中的沿线,一条东西走向,一条南北走向,构成了一个大“T”字产业格局,集聚了山东半岛绝大多数的产业。胶济铁路沿线多集中了石化、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而沿海产业带沿线则集中了汽车制造、海洋化工、新材料这样的外向型现代制造业。通过两条沿线上产业的发展,打造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制造业轴线,提升半岛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竞争力成为参与日韩产业协作的主体。

搜集整理:

    上一篇: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源约束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