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12月19日0时起将汽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480元调整为5580元,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070元调整为4970元,每吨降低110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7450元调整为5050元,每吨降低2400元。上述成品油价格调整已含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的因素,2009年1月1日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方案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不提高。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发改委及时下调油价,是防范与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有关问题的1个积极措施。对于石油消耗大户,特别是运输企业,这是1个绝对利好的消息。也许有人会问,国际油价已经暴跌到36美元/桶,为什么如此利好的改革不1步到位,直接与国际接轨呢?
首先,消费者对“国际接轨”这个概念还有所误解。与国际接轨,并不是单纯的与美国接轨。中国目前的油价虽然比美国高,但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低。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石油的国家,早期石油资源能自给自足,历史上即采取了低税负的政策并延续至今,因此成品油含税0售价格水平相对较低。而欧洲和亚洲主要国家,由于石油资源匮乏,为抑制石油消费,采取了高税负的政策,导致消费者购买成品油实际支出水平相对较高。
其次,成品油价格的高低与各国的资源稀缺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税价政策取向等密切相关,不宜进行简单比较。美国在油品上实行低税负,但其人均能源消费量、2氧化碳排放量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其他国家都达到美国人均水平是不现实的,世界能源供应根本无法承受。因此,衡量国内成品油价格,美国不是最合适的参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