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2)
2013-05-20 01:04
导读:4)在教师结构方面:公立幼儿同的师资。多源于大专院校的学前专业,在 方面,多具备吹、拉、弹、唱、跳、创、编的能力,综合能力强。而私立幼儿园的
4)在教师结构方面:公立幼儿同的师资。多源于大专院校的学前专业,在方面,多具备吹、拉、弹、唱、跳、创、编的能力,综合能力强。而私立幼儿园的师资,有些仅经过短期
培训,综合能力差。虽近年也补充了幼儿专业的
,但待遇偏低,工作不够安心,所以音乐师资的整体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
二、提升策略 全国政协委员,
复旦大学教授葛建雄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国家应重视
学前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对重点群体给予保证,建议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投入将达到国家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随着举国教育的改善,幼儿教育也必将在政府部门与有识之士的支持与关心下,步入一个理性的发展阶段,更多的孩子,将在歌声、笑声中健康地成长。
1)基础设施:要提升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各类幼儿园,首先要想方设法提供可供幼儿上好音乐课的教室。教室可布置具有示范与认知类的音乐挂图;安置可供幼儿形体、律动练习的把杆;有教学用的键盘乐器:有可供幼儿唱歌、唱游、律动、创编用的各种小道具及打击乐器等等,为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2)师资建设:在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同时,要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克服技能单一的现象。可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以老带青、以优带差,在学中提高,在做中提高,不仅提高专业技能,更要在实践中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具有优异的感知能力,才能带领学生在音乐情感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等方面逐步深入。要逐步提高教师的音乐鉴赏水平,音乐是情感体验,音乐教育是情感体验教育,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体验能力,才能启发、引导孩子分享音乐的美感。还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能力,审美修养。要尽量缩小师生问的音乐距离,增强 孩子们的向师性,进而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并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积淀美,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业务能力: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业务能力。要重视以学生为主的音乐教学设计,能根据幼儿特点与课题内容,设计课型、确定目标、选择教法、因材施教、安排教学时间,使整个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学习积极主动、难易适当,利于接受。防止以老师为主的“填鸭式”或单纯“模仿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参与、发现、表现、创造欲望受到抑制。
4)活动开展:要适时开展有组织的音乐活动和必要的演艺活动,且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让孩子们体验、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除在园内举行“六一”等专场演出活动外,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孩子们在的大舞台上经受锻炼。比如建国路幼儿园和西街幼儿园均在我市每年一度的“两节一会”的大型演出中,多次参演,受到各界好评,既为市上的建市、建市做出了贡献,也使孩子们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并从另一方面促进、肯定了这两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5)洋为中用:提升音乐教学质量,还要在幼儿音乐学习的所有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法,并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接受能力,有取舍的灵活运用。如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其中的手势最有特点),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也称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日本的“铃木教学法”,瑞士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这些教学法,均注重对幼儿的综合训练,从不同角度入手,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孩子们的音乐反应、学习兴趣,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推广、且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6)网络学习:教师还要注重网络信息的收集,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幼儿音乐教学的各种资料,使成型的音乐资源、信息,能够在合理采纳的过程中予以储存和运用。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教学建议 音乐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教音乐和学音乐。教学时应该倡导体验、摸索探究、合作、及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值得在幼儿园推广或试行的。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尽管在学习过程中,孩子的音乐能力存在差异,但只要我们重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每个孩子都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实践中来。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为了唱,因此要在听好的基础上唱。只有听好了才可能唱好、唱准。听,还可以分辨不同的情绪、音色,对开拓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想象力都有帮助,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不仅可以听优秀的器乐曲,如《龟兔赛跑》,《在钟表店里》,还可以听乐曲、歌曲中他们熟悉的喇叭、火车、鸟叫、鸡叫、牧笛、雷声流水、钟声、风吹树叶等等,并鼓励他们多留神听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丰富他们对声音的感性经验。在听不同题材、体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与内容的关系,为表现音乐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