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中国乐器演奏中对音色的变化及其技法表现是非常重视的。二胡作为民族器乐中最富歌唱性的乐器,本文从右手运弓和左手按指、触弦这两个发声训练来谈谈二胡音色的追求。
【关键词】二胡;演奏艺术;发声训练;音色追求
中国乐器演奏中对音色的变化及其技法表现是非常重视的。二胡作为民族器乐中最富歌唱性的乐器,它的发音接近人声,善于表现内在含蓄、缠绵悱恻的情感。演奏中各种吟猱绰注带来的润腔及运弓中的虚、实、浓、淡、刚、柔、明、暗各种音色变化体现在演奏中的各个层面,其演奏过程也即音色的创造过程。本文从右手运弓和左手按指、触弦这两个发声训练来谈谈二胡音色的追求。
一、 右手运弓是影响发音的关键因素
①运弓角度的控制
在右手运弓训练中我们要讲究“平、直”,因为它跟发音和音质有直接的关系。过去民间拉琴讲究“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实际上有它的道理,它追求的就是二胡振动的最佳角度。
弓毛在擦弦的整个过程中,弓子运行的线路应与琴弦呈直角,并作左右平的运动,让弓毛能持续作用于琴弦,擦弦点始终保持稳定,这时琴弦方能得到最充分的振动,琴的音质与共鸣效果也最佳。倘若运弓不能保持直角,手腕和小臂动作势必会忽上忽下,难以达到统一,这时擦弦点的稳定感受到破坏,使琴弦振动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音响特征表现为尖、涩。与前者相比音质差异明显。弓子在琴筒上的触弦点往往跟演奏者的演奏方法和习惯有关。如果说弓子过于斜着、偏着拉,弓毛的擦弦点不能最佳地将琴振动起来,如果弓毛支撑琴杆借力擦弦它会发出某种刺耳的声音。贴在琴筒面上的弓毛与琴杆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越小,越利于琴弦的充分振动;反之则发音虚弱。所以只要擦弦的角度作用点保持稳定和一致,两根弦的音色音量才能和谐统一、音质饱满。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②运弓中力的作用及协调
运弓中改变弓子对弦的压力和运弓的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会引起种种不同的音色变化:如弓毛对弦的压力大,弓速较快,发音则刚劲、结实,音量大;压力大,弓速过慢,声音就会发涩,因为压力要跟弓速保持一致,弓速慢时,一(下转第92页)般压力都不宜过大,但对弓毛贴弦的细腻度要求更高,慢弓往往更见功夫。而当压力小,弓速快时声音发虚、发空;当压力小,弓速缓慢,发音则深长、内敛、柔和。琴论中有云“不足则音亏缺,大过则音支离”。因此,演奏中右手弓子对弦的压力与弓速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是很重要的,他们中间的某一因素的改变必然会引起音色的细腻变化。
在右手运弓中,不同的起奏方式会产生音的不同状态,右手持弓的各手指动作是造成不同起奏方式的前提,从手指的运动状态来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弓子出音快,发音有暴发力带音头的刚性发音,讲究手指状态的弹性和强度;一种是起弓缓慢,运弓均匀流畅,保持连绵不断的柔韧性发音,手指的控力和触弦呈渐发性。前者的发音浑厚、饱满,后者的发音柔和、婉转。弓速与弓毛磨擦琴弦的力之间的关系应合理调配,训练时右手运弓的手指要能体会到触弦对弓毛的阻力,感受到发音的各种细腻变化,并有意识地提高听觉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在二胡的演奏中,有很多不科学的发音方法会影响到二胡自然音色的发挥。如外弦时弓子向下压琴筒、擦弦点的不集中、手腕的动作幅度不合理、肘与肩部的不协调等。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演奏者的琴筒外侧有一条被弓杆磨过的印记,有的痕迹十分明显。这种运弓方式特点是:在演奏外弦时,右手手腕向下斜压,致使弓子压在琴筒的外侧来运行,所用的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琴筒而不是琴弦上,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弓毛擦弦不均匀,声音虽然不小,但琴弦的振动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以此种发音方式所奏出的音色大多不太明亮通透,右手的动作欠松弛。科学的方式是利用弓子的自然重力来发音,右手弓子向外贴弦摩擦就如同演奏内弦的向内贴弦摩擦一样,而不是向下用力擦弦,弓杆可以与琴筒接触,但不能紧压琴筒摩擦,这样声音才能具有穿透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胡运弓的擦弦点,即右手弓子与弦的作用点是发音好坏的关键。在奏内外弦时,弓毛触弦的点在琴筒与琴弦直角交汇处,从弓根至弓尖要尽量避免擦弦点逐渐上移,否则音质会在此过程中发声改变,使音色发虚。比如在二胡演奏连续的快弓中,擦弦点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比较多见的情况是演奏快板时,动作是用上下切弦,而不是弓子左右拉推的平稳策动,擦弦点在不断发生改变,这种推拉弓的不统一,是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