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方妙英民族音乐理论建树研究(2)
2013-09-19 01:17
导读:这是一篇发表于1959年的研究成果。文章从膊草歌与劳动的关系、旋律风格和节奏特点、接腔和帮腔三个部分加以论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民族音乐
这是一篇发表于1959年的研究成果。文章从膊草歌与劳动的关系、旋律风格和节奏特点、接腔和帮腔三个部分加以论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民族音乐学所强调的五个“W”在这篇文章的第一节里都作了交代,而关于膊草歌音乐本体上的特点,更是今天很多高学历的学子要认真研读的,如:
(1)关于璐草歌的归类
认为其曲调基本取自本地的“号子、田歌,以及本地的民歌、山歌、小调等加以融合变化而来。因此,它具有小调的优美性,又具有山歌的抒情性,更具有田歌的朴素性”,这就比较如实客观地描述了膊草歌的本来面目,从而避免理论提取上出于归纳的需要往往对某些真实内容加以省略所造成的失真。
(2)关于音乐本体研究
指出江汉平原上的蒋草歌主要的唱腔有高腔和悲腔并对其曲调、节奏特点做了详尽的画龙点睛的分析和论证,如下八度上八度落音、上下四五度进行,小节的不正规运用、节拍的自由运用、切分音的运用等;指出其演唱方式上的齐唱有接腔和帮腔两种不同,高、悲二腔各自尚有自己的帮腔方式,它们如何“彼此不能接错”,其上下大七度大跳进行、自然转调如何微妙等等。
2.《论鄂西土家族哭嫁歌》
本成果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重点突出了鄂西土家族哭嫁歌的习俗、生成背景;介绍了鄂西土家族哭嫁歌的功能、内容、形式,指出其音调来自当地生活音调和传统田歌、山歌、小调、灯歌等,而后分“抒情悲歌—堂外哭嫁歌”和“抒情放歌—陪十姐妹”、“抒情放歌—陪十兄弟”三个部分加以论述。论文最后强调“展开对土家族音乐研究的紧迫感”,指出应该“重视并加强对少数民族歌种的研究”,提出“民族聚居区歌腔相互交流、影响的复杂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方妙英提出后的22年的今天甚至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还都是“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成果虽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却也说明这一代的学者在以往的民间音乐调查中实际上都已经注意到了音乐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曲式结构研究
方妙英对楚歌特殊句式结构的研究成果是其科研人生中的一大亮点,主要见之于下面三篇论文:
1.《楚歌三唱》
方妙英在《楚歌三唱》中以“湖北五句子歌”、“湖北赶五句”、“湖北穿五句”为题,由简而深,从歌词结构与内容表现的关系到曲体结构形态,作了深人细致的分析。如“湖北五句子歌”除了分“平腔山歌”和“高腔山歌”两种,“平腔山歌”下还分“规整句式”和“不规整句式”;“湖北赶五句”分“三句赶”、“四句赶”两种;“湖北穿五句”分“亮号儿正穿”、“亮号儿倒穿”、“直接穿号儿”三种。
2.《楚声赶句子音乐结构》
方妙英在《楚声赶句子音乐结构》中从“赶句子样式”、“赶句子音乐结构”两个方面更为全面、深人地总结了楚馨起句子的音乐结构。其中“赶句子样式”有“二句赶”、“三句赶”、“四句赶”、“三、四句赶”四种;“赶句子音乐结构”有“词格结构对称,音乐结构不对称”、“词格结构不对称,音乐结构也不对称”两种。方妙英最后指出:“赶句子音乐结构只是楚声音乐结构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专业音乐创作者来说往往习惯于规整的或比较规整的歌词进行编曲或作曲,对待长达数十句一大句的歌词经常会感到缺少办法或束手无策,在歌剧创作中尤为突出。而劳动人民在这方面却编写得非常精彩、流畅,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钻研他们从长期艺术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创作经验与创作手法,特别是他们来自生活,从内容出发的朴素的创作思想,这些均应视作我们民族的共同财富与精神粮食。另一方面,荆楚人民能够牢牢地把握住不同歌曲的不同主题思想,智慧地运用各种“赶(板)”、“串(口)”、“垛(句)”的民间作曲技法将词意、乐意、情意三者浑然融成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不能不让我们诚服地说那是渊源悠长的、优秀的楚文化传统的熏陶与滋养的结果所致。”
3.《华夏楚声穿号子结构艺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穿号子”是流传于鄂中、鄂北、鄂西南一带的民歌样式,其特殊性是我国传统曲式学建设所要揽括的重要内容。该文指出“‘穿号子’就是以五句子为基础运用民间传统的对歌方式进行穿插扩充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特曲体”,进而对复杂生动的“穿号子”的具体“穿”法“单号儿结构”和“双号儿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如第三节的“单号儿的穿插方式与结构形态”就有“亮号儿全梗分句正穿”、“亮号儿全梗分句变化正穿”、“亮号儿半梗整穿”、“无号头直穿”等,其中“亮号儿全梗分句变化正穿”还包含有三种不同的“穿”法结构;而“双号儿结构”则是“在单穿五句中再套穿一个五句子形成双号儿”,其穿插技巧更为复杂,接唱帮腔难度更大。
面对着无记载的如此精深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我们看到了一个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正是对劳动人民怀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对艺术拥有一份真诚的追求,才能“不耻下问”去接近它、正视它、呕心沥血研究它,让它在中国乐坛上有一个亮丽的展示。中国大地上蕴藏的丰富的民间作曲技法,后来人实在没有不恭不识不屑的理由。
三、民歌音乐思维研究
(一)楚歌的音乐思维研究
方妙英关于楚宫、楚微、楚羽体系民歌音乐思维的系列研究是继杨匡民教授提出三声腔理论之后荆楚民歌研究的重要成果。她对荆楚人“以三声行腔为歌”。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性归纳,并将其上升到“音乐思维”的高度,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方妙英在《论楚宫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中写道:湖北荆州一带的民歌“有着自己一套基本旋法与变化发展原则,在调式的音乐思维逻辑上与其他汉族五声调式是有着差别的……它基本上是由楚宫体系和楚微体系两个平行的音乐思维体系所形成,每个体系之间运用的声腔、旋法、结构等均不相同,在音乐发展的方法上和扩张调式、调性的手法上又各有其巧处,因而分别形成各具特色的曲风。他们之间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渗透,调式上可以相互转化或融为一体,这多种变化的运用取决于不同的题材特点、思想内容的要求以及当地语言的四声规律。”她“不仅意欲指明楚宫体系的音调特性”,尚且“希望在此基础上,深人一步论述楚宫特性音调在这一类民歌中的运动、发展、变化、